昆明市宜良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3-02 昆明市宜良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

财政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税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财政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和财政监管,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人员工资发放,保财政收支平衡,解决急需的各项资金支出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财政预算收支任务。1、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6783万元,比上年32194万元增收4589万元,增长14.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11.81%。其中:上划中央、省“三税”收入完成16428万元,比上年14055万元增长16.9%。2、县级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045万元,比上年19709万元增收2336万元,增长1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9.23%。其中:①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311万元,比上年17173万元增收2138万元,增长12.4%;②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44万元,比上年966万元增收78万元,增长8.1%;③“三税”返还收入1690万元,比上年增收120万元,增长7.6%。当年县级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9187万元,比上年25359万元增支3828万元,增长15.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8.3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148万元,比上年25306万元增支3842万元,增长15.2%。基金预算支出39万元,比上年减支14万元,下降26.4%。

金融形势稳定,发展正常。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05974万元,比年初增加52484万元,增长14.9%,其中:储蓄存款287184万元,比年初增加31197万元,增长12.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8244万元,比年初增加20604万元,增长10.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50474万元,比上年增加49982万元,增长6.2%,现金支出840011万元,比上年增加24138万元,增长3.0%,货币净回笼10463万元,比上年多回笼25844万元。

八、科技、教育、卫生和文体事业

科技工作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全年安排和实施科技项目19项,其中:省市6项、县13项。全年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73期受训人达到63000人次。组织各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选送了4项发明创造三项获得了昆明市创造发明三等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九”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在校生5701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7851人,初中在校生14133人,高中(含职高)在校生5028人。校舍建筑面积达到480841平方米。招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幼儿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全县在园幼儿11487人,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达到了24716平方米。

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县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了311799人,参合率达86.68%。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拥有病床位116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96人比去年增加了2人,其中医生的人数达354人,比去年增加了13人,全县医疗卫生的软硬件和医务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更进一步提高。

文体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年共举办了县级以上比赛、健身活动、培训二十二项次,参加人数近万人次。其中承办了市级体育竞赛活动4项次。新建了全民健身路径点2处(花园小区、草甸镇)。全县夺得个人国家级金牌1块、银牌3块,省级金牌1块,市级金牌19块、银牌29块、铜牌27块。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今年又新光缆60多公里,新增有线电视用户近一万户、开通了因特网建起了宽带数字平台。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了99.6%、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9.3%,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0.3%。全年共创作制作播出了二十多个电视片,有六个分别获得昆明市政府新闻奖。

九、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全县年末总人口达409394人。2005年比上年增加3301人,增长0.8%,人口自然增长率4.3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根据农村住户抽查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08元,比上年增加158元,增长5%,完成“十五”计划的93.18%。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8平方米;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3.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4平方米。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国有、集体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覆盖面达100%;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提供就业岗位1179个,实现就业610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报。培训农村劳动力8749人,转移输出5892人。

城市管理和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加强生态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  一江一湖  ”治理保护为重点,

加大南盘江和阳宗海水环境保护和沿岸工业污染治理力度,阳宗海水质连续四年保持Ⅱ类水质。投资1000余万元对阳宗海湖滨大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了拆迁和绿化。狗街镇、汤池镇、九乡乡被评为云南省“生态乡镇”。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9平方公里,完成1.6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环保投资指数达3.2%。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视和加强,为我县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建设最适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1、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所列数据均按现行价计算;

3、各项数据对比按可比口径计算;

4、年末人口数采用县公安局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数据。

二○○六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