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宜良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保险事业迅猛发展,全年保费收入实现6327万元,比上年增加2227万元,增长54.3 %。全年支付已结赔款1645万元,比上年增长8.5 %。 八、科技、教育、卫生和文体事业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安排和实施科技项目24项,其中:“无公害禽类产品产业化发展”和“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性开发措施研究”项目得到了省市的重视和支持。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和实用技术培训、受训人数达75600余人次。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加快发展,“普九”工作深入开展。到今年年底全县共有中小学在校生54498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5381 人,初中在校生 15285人,高中(含职高)在校生 3832人。校舍建筑面积达到 48063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招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5周岁小学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9.24%。幼儿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全县在园幼儿10489人,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达16684平方米。 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拥有病床位916张,比上年末的1038张减少了12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36人比上年减少了73人,其中医生329人,比上年减少了61 人。通过抓“非典”防治工作的考验和锻炼,使全县卫生系统的软硬件质量和医务人员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文体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全年,中小学生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的13622人、良好的21052人、优秀的5966人;县乡(镇)两级共组织各类比赛18项次,其中:县级运动会11项次,参加人数5100人;乡(镇)级运动会7项次,参加人数3200人。全县夺得个人市级金牌11块,银牌10块,铜牌12块,夺得团体省级铜牌1块,市级银牌2块,铜牌2块。特别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今年新修光缆50多公里,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000多户,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由99 %和96.8%上升到了99.8%和98.5%,行政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 九、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县总人口达405776人,比上年增加2686人,增长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9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长3.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16.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完善了城镇职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增加了社会保障投入。年末,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258户,参保人数为17620人;养老保险参统企业(含个体)1018户,参保职工5709人,离退休人员2737人,支付养老金1633.8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企业(单位)51户,参统覆盖率为100%;参加生育保险统筹的企业(单位)51户,参统覆盖率为100%。全年及时足额下拔救济粮14.4万公斤,救济款84.52万元,救济人口6453人次。积极推进了社会福利化进程,全县共有敬老院16所,收养和抚养老人587人,老年协会125个,会员47669人。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通过开展污染达标治理工作,对全县32家重点污染企业的治污情况进行了重点监督和巩固提高;投资2348万元完成了阳宗海环湖截污及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强化了对阳宗海北岸的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南盘江水环境的保护力度,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完成珠江防护工程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0.3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种1.2万亩,义务植树138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视和加强,为我县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建设最适宜人居住的生态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1、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初步统计数,使用数据请以各专业统计年报资料为准; 2、公报中宜良县生产总值(GDP)、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3、各项数据对比按可比口径计算; 4、年末人口数采用县公安局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县计生局数据。 二00四年三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