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太仓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社会保障 实行政策关怀,推进社会保障。全市46万城乡居民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99.6%以上。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单位6149个,参保人数23.8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单位7029个,参保人数30.89万人;社保基金总收入24.64万元,比上年增收64163万元,增长35.2%。社保基金当期结余7.22亿万元。滚存结余31.96亿万元。城乡老人各类社会养老保障享受率达99%以上,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月平均养老金547元,老居民月平均养老金610元。老年农民政府养老补贴月平均138元,农保养老金月平均239元。企业基本养老金平均1309元。农民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已经参保10804人。养老保险农保转城保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农保转城保8130人。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不断提高。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保由每人每月360元调整到410元,农保由每人每月250元调整到310元。全年共为4162户7511人社会救助对象发放低保金1713.46万元,完善医疗救助办法,共为55441人次医疗救助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671.6万元,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5人次。募集慈善资金920.77万元,其中定向捐款625万元。组织“助百名贫困学生圆梦”活动,发放助学金137.27万元。对全市61名低收入家庭尿毒症患者慈善救助,发放救助金61万元。全市慈善超市30家,在村、社区、超市设慈善捐赠箱288只。新增经济适用房4万平方米,首批73户家庭入住。福利彩票销售实现新增长,全年销售总额6370万元,比上年增加1828万元,增长40.3%。全市纳入养老服务中心管理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已达1000多人次,新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00人,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省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市共发放优待金350余万元,临时补助28余万元。全年共为2169名9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125.31万元,为65位百岁老人发放尊老金10.6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7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0%。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69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32元,分别增长4.7%和18.5%。食品消费结构继续优化,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4.4%,农村居民为34.4%。城镇和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8.5%、18.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空调255台、电话323部、照相机67架、家用电脑90台、热水器113台。 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家用汽车 辆 32 照相机 架 67 洗衣机 台 106 微波炉 台 97 电冰箱 台 108 空调器 台 255 彩色电视机 台 223 淋浴热水器 台 113 家用电脑 台 90 普通电话 部 111 组合音响 套 36 移动电话 部 21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203台、轻骑和摩托车155辆、热水器102台、移动电话236部、家用空调162台、家用电脑45台。 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家用电脑 台 45 微波炉 台 58 电冰箱 台 114 热水器 台 102 彩色电视机 台 203 轻骑和摩托车 辆 155 空调机 台 162 移动电话 部 236 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5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73米。 市场物价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平稳下降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9%。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看,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幅度最大,上涨1.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降幅最大,下降了3.9%。食品下降幅度为2.6%,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油脂,下降14.7%,上涨幅度最大的为鲜菜,上涨7.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项 目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9.1 1.食 品 97.4 2.烟酒及用品 100.9 3.衣 着 100.3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2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3 6.交通和通信 96.1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4 8.居 住 99.4 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较多等的影响,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外贸出口脱幅明显,实体投资相对乏力,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注:本公报2009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