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1 马鞍山市统计局

马鞍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马鞍山调查队

(2010年2月24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马鞍山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冲击,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动力,非常之举促增长,化危为机调结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呈现主要经济指标超年初预期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总量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人均指标稳居全省首位、赶超长三角步伐进一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持续攀升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下同)66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43.0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97.2亿元,增长10.8%。

图1:全市生产总值与增幅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我市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洗牌效应,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扶持与推进新兴产业,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和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服务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9.6%,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扎实推进。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94.2%,比上年增加2.9个百分点。四大领域呈“三升一平”态势,其中,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90.6%,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为92.5%,比上年增加6.6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97.1%,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为99.8%,与上年持平。42项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中,有22项指标已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比上年增加2项;有13项指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超过90%。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实施新的土地征迁补偿安置办法,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净地出让制度。市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实施招标采购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15所市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2所幼儿园移交区级管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跻身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行列,在当涂县、花山区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物价指数平稳。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3%,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分类别来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四升四降”格局。其中,食品类100.3%;烟酒及用品类100.5%;衣着类101.6%;家庭设备用品类97.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101.2%;交通和通讯类97.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99.3%;居住类88.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81.4%,比上年回落18.6个百分点。

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逐步回升。2009年,全市企业景气状况不断改善,对宏观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家增多,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9.11,比一季度提升21.85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逐季回升,四季度为109.14,比一季度提升17.31个百分点。企业家对经济回暖的信心增强,四季度全市企业家判断经济形势好转,持“乐观”和“持平”的认同度达89.77%,比第三季度提升3.11个百分点。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9.17亿元,比上年下降0.6%。县区工业生产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4.35亿元,增长18.4%。

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92%。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见下表)。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产量 比上年增长(%)

生铁 万吨 1406.77 3.0

粗钢 万吨 1472.07 0.4

钢材 万吨 1461.89 2.9

水泥 万吨 349.38 -4.7

专用汽车 辆 6997 46.9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87.55 30.5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57.97 44.4

啤酒 千升 77438 -4.3

纱 吨 8494 -11.1

服装 万件 2637.75 62.7

乳制品 万吨 20.11 11.2

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得到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57.95亿元,比上年下降16.4%;实现利润为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2.37,比上年减少27.48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0.7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75.41万平方米。

三、农  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全市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68.2:31.8。50亩以上粮食规模种植户为561户。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为65.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5%。当涂县被列入“中国1000亿斤粮食增产计划项目县”。全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46.4万吨,比上年增长4%;棉花总产量0.47万吨,比上年增长6.8%;油料因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量有所下降,油料产量为4.7万吨,比上年下降2.1%。

养殖业规模持续扩张。当涂县成为“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发展规模畜禽养殖526.3万头(只),规模养殖比重达50%,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推广水产生态养殖面积26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76%,比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08万吨;奶牛存栏达0.87万头。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成效。启动建设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园。全市农业产业化超亿元龙头企业达10家,超10亿元企业2家;“三资”农业加快发展,全年到位资金4.9亿元。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抓住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花山区张庄中心村一期工程基本完工,霍里镇镇改街工作全面完成。新农村“四条示范线”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试点镇村示范作用明显,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