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01 绍兴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稳步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226.28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51.69号线/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通话用户)378.52万户,其中新增44.5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6.47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数(不包括手机上网用户)63.59万户。特快专递业务发展迅速,全年特快专递164.78万件,同比增长28.7%。

旅游事业发展加快。组建市旅游工作委员会和旅游集团,积极发展“全城旅游”,促进旅游业提升发展。全市旅游总接待游客2894.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2.33亿元,分别增长16.9%和18.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85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2.25亿元,分别增长17.1%和18.7%;接待入境游客43.1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818万美元,分别增长8.3%和8.6%。年末共有涉外饭店、宾馆95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0家。市区鲁迅故里二期、咸亨新天地和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绍兴县大香林二期工程和乔波滑雪馆、嵊州市的温泉度假旅游区项目、上虞曹娥景区一期工程、诸暨西施故里二期等旅游工程顺利推进。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上虞石狮商贸城成功创建2A级旅游景区。积极开展农家乐创建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业发展成绩喜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39.54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07.01亿元,增长20.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296.95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短期贷款2404.39亿元,中长期贷款732.59亿元,分别增长27.6%和46.9%。全市证券资金帐户新开户50166户,累计387609户。当年累计证券总交易额9823.85亿元。

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全市上市公司36家,其中境外上市11家。新增上市公司2家(唐龙针纺和绅花国际在澳大利亚上市),融资1.07亿元。亚厦装饰和亚太药业2家公司通过中国证券委员会审核。7家上市公司启动再融资,其中卧龙地产、浙江龙盛和盾安环境3家已成功实施,再融资25.63亿元。

保险行业经营效益提高。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机构44家,保费总收入47.54亿元,增长15.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77亿元,增长18.2%;寿险保费收入28.77亿元,增长13.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56亿元,同比下降19.0%,其中财产险赔款9.78万元,下降3.3%;人身险赔付3.78万元,下降59.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创新绩。绍兴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浙江省首个获批的地级市。全市新上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8项,省重大专项、厅市会商项目、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省级项目550多项。绍兴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绍兴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新认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88家,全市总量达到215家;新认定国家、省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9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诸暨珍珠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嵊州领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被列入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名单。积极推进黄酒产业等一批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新认定首批省级企业技术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6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4768件、13423件,均列全省第3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281件,比上年增长19%;发明专利授权量266件,比上年增长124%。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扎实推进镜湖高教园建设,已完成高教园内区块划分,主要项目进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增补名单。深入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又成功创建15个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覆盖率达到70.3%。全市新创建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至年末,全市有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22个。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市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5%,省级示范性中小学比例22%。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省级重点职校19所。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734所,在园幼儿13.33万人;小学471所,在校学生30.02万人;普通中学188所,在校学生27.7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42所,在校学生10.1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学生6.67万人;普通高校7所,在校学生8.61人。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98.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高考成绩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普通本科文理科上线率、每万人平均上重点线率、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所占比重、被北大清华录取人数四项重要指标均列全省第1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昌盛。举办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和系列文艺活动,隆重举行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世界合唱比赛艺术活动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和“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农村有线广播可听人口平均覆盖率达到88%以上,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9%以上。创排、展演绍剧《生命的飞翔》等精品剧目,越剧《一钱太守》进京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至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项,国家级传承人12人。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艺馆、文化馆(站)124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96.9万册,国家级文保单位16个,省级文保单位47个,文物藏品实际数量87655件。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电台全年播出53764小时,电视台全年播出46110小时。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129.64万户,数字电视用户51.3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比上年增长75%。

卫生事业成就显著。成功创建卫生强市,成为除杭州、宁波之外省内同类城市第一个省卫生强市。年末共有卫生机构989个,增长9.4%,其中医院37个,卫生院、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8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827张,其中医院11040张。全市医生9270人,注册护士6385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3.87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1.18人。全年孕产妇死亡率3.31/10万,婴儿死亡率4.63%。以下,保持在较低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11.74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新增14.6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人口297.34万人,参合率95.21%,人均筹资标准由上年的134.31元提高到170.22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15分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新建(改)建标准化社会卫生服务中心15个,站179个,其中11家创建为省级示范社区服务中心。认真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新创建118个省、市卫生村和4个市级卫生镇。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有力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全年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153018人份。同时实施了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积极做好汶川大地震支援工作,援建的青川关庄卫生院已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