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7.47亿元,增长6.0%。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406.58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71.0%,创自1998年房改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市商品房销售额513.10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479.82亿元,增长95.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4.2和0.4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21.9%。农村市场快速增长,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6%,比市区快3.5个百分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5.9%,加快1.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粮油类增长3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2%;化妆品类增长35.5%;金银珠宝类增长29.6%;日用品类增长36.3%;体育、娱乐类增长16.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5%;通讯器材类增长1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6%;汽车类增长44.5%,汽车类零售额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9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232.72亿吨公里,增长7.9%,旅客周转量增长17.7%,货物周转量增长9.2%,分别比上年加快4.4、12.6和7.1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电信完成业务总量73.35亿元,增长8.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21.09万户,增长2.1%。移动电话用户644.13万户,增长1.8%。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3.29户/百人,增长0.41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6.98户/百人,提高0.9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75.63万户。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41.1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3%,其中出口总额24.46亿美元,下降29.7%,进口总额16.72亿美元,下降0.9%。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9.1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1.28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7.2%和5.2%;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2.2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13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3.5%和12.7%。 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6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0.33亿美元,增长12.9%。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385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286.90亿元,增长15.2%。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8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324.8亿元,增长19.8%;接待入境旅游者57.8万人次,增长5.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3亿美元,增长6.9%;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355.76亿元,增长18.5%。 八、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70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7574.57亿元,增长16.2%;货币回笼127.2亿元。存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5325.84亿元,比年初增加1456.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881.32亿元,比年初增加386.3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00.76亿元,比年初增加14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01.37亿元,比年初增加104.24亿元,中长期贷款3751.76亿元,比年初增加1215.73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2.12亿元,增长31.58%;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1.35亿元,增长12.4%。赔付支出20.78亿元,下降17.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29项。专利申请6182件,授权专利3756件,增长33.8%;签订技术合同3012项,成交金额35.02亿元,增长9.4%。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81所;初中学校210所;普通小学1055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42万人,下降10.2%;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8.11万人,增长11.3%;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0.36万人,增长2.2%;幼儿园在园幼儿16.16万人,增长16.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6.4%。全市春秋两季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3.2亿元,免除了95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13.6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补助了3.36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11.15万卷(件),比上年增长31.3%。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达105.1万户。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709个,比上年增加3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5个,增加1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机构1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49万人,增加0.4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72万人,增加0.14万人;注册护士1.78万人,增加0.30万人。卫生机构床位4.16万张,增加0.6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59万张,增加0.43万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7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6.29张(按常住人口计算)。 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334次。年末拥有体育运动学校84个,公共体育场馆448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为230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为73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年发展数为5879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比上年增加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23%,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8人,比上年下降48.9%;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率0.09人/亿元,比上年下降43.8%;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64,下降22.8%;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率1.63,下降52.6%;社会车辆拥有量74.60万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83人,比上年下降21.8%;万车死亡率3.8,比上年下降37.8%。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总人口664.22万人,比上年增长0.86%。人口出生率为10.83‰,死亡率为5.43‰,自然增长率为5.40‰。城市化率为62.63%,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8元,比上年增加2348元,比上年增长13.1%。在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按从业人数计算同比上升17.2%;人均经营性收入按从业成员计算同比上升2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020元,增加2374元,增长18.8%,服务性消费支出4637元,增长27.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4.9%;衣着消费增长15.6%;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长45.9%;医疗保健消费减少3.4%;交通和通讯消费增长56.7%;居住消费增长19.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26.8%;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3.1%。城市居民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4.75辆,家用电脑66.5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42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27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