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31 资阳市统计局

资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资阳调查队

(2010年3月5日)

2009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全省推动“两个加快”和成渝经济区加快发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速推进的重大机遇,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在项目”的总体要求,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路径,全面加快“一区两带四基地”建设,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73.5%、21.7%。人均GDP达到12616元。

产业结构实现“三超一”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7.3:47.3:25.4,调整优化为24.2:50.4:25.4,实现了“三超一”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工业占GDP比重达到45.0%,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74.9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14.4%。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4%,拉动GDP增长9.9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9年,全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4.5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万公顷,增长1.6%。新建农业循环经济园4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06个,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91个。

种植业产量基本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增长1.1%。其中,稻谷产量增长3.3%,玉米产量增长3.3%,红苕产量增长4.9万吨,油料产量减少2.0%,蔬菜(含菜用瓜)产量增长4.4%。

养殖业平稳发展。“六方合作+保险”运行机制不断深化,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出栏肉猪头数比上年增长4.4%,羊增长3.5%,小家禽增长4.3%,兔减少7.7%,全年肉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5.0%。全年水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3.9%。

林业生产持续推进。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万公顷,其中天保人工造林2800公顷,天保封育林2000公顷,荒山造林733公顷。管护森林面积2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9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67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0公顷,整治震损及病险水库181座,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2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6.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5%。全年红层找水打井7.2万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通过抓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发展,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3.1%。机车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光农化等5户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末,全市拥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四川名牌46个、四川著名商标26件。

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20户,比上年增加53户。其中,造车、食品、医药、纺织和建材五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4户,比上年增加34户。工业总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15户,比上年增加57户。其中,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达到11户。

主导产业加速壮大。全年造车、食品、医药、纺织和建材五大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83.1%。其中,造车和食品两大产业工业增加值双双突破6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70.8亿元和6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5%和32.1%;医药、纺织、建材产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6.2亿元、24.7亿元、3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9%、30.2%、33.9%。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通过积极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加快区域合作步伐,全市工业园区聚集效应和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初步形成了机车产业园、南骏汽车产业园、食品医药产业园、橡胶轮胎产业园等1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全市10个工业发展园区(集中区)已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1户,比年初增加8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88.0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在20种主要产品产量中,有17种产品增长,增长面达85.0%。其中,改装汽车增长43.5%,减速电机增长5.1%,轮胎外胎增长25.3%,合成氨增长17.1%,氮肥增长30.8%,配合饲料增长104.5%,鲜冷冻肉增长28.6%,食用植物油增长174.0%,饮料酒增长15.6%,中成药增长57.9%,纱增长35.3%,布增长17.2%,丝增长48.9%,服装增长50.8%,人造板增长20.5%,水泥增长27.9%。

工业经济效益趋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1.8,比上年提高20.5点。总资产贡献率为28.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8次,比上年加快0.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8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5万元/人。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市四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2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2.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市紧紧抓住中央和省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机遇,坚持把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投资继续保持了强劲增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50.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0.8亿元,减少15.4%;第二产业投资93.7亿元,增长57.1%;第三产业投资161.1亿元,增长70.9%。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22.9亿元,增长48.6%;更新改造投资70.3亿元,增长68.6%;房地产开发投资54.7亿元,增长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