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总目标,沉着应对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和特大旱灾的巨大冲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抢抓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大机遇,创新强基,乘势而上,强力推进“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进程,全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全面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预期目标。 一、 综合 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二百亿元大关,达到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比全省和去年同期分别快0.1和0.5个百分点,创建市以来第二新高,与湘潭、怀化两市并列全省第七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7.06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9.15亿元,增长1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 .0%、29 .4%、65.6%,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4.6:23.5:61.9调整为13.2:23.2:63.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 13517元,增长 12.9%。 永定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85.26亿元, 比上年增长13.5%;武陵源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72亿元,增长13.5%;慈利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66.72亿元,增长13.9%;桑植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90亿元,增长13.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涨,仅1.7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02%,涨幅分别较上年缩小6.16、7.44、8.4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0.74%、降幅达3.89个百分点。 全市32项省定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力度加大,新增城镇就业0.79万人,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0.42万人,实现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差、底子薄、后发地区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上行的压力依然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与国际休闲渡假旅游目的地的水准相距甚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对物质技术支撑平台的要求;产业结构矛盾和城乡差距的矛盾还十分突出,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70亿元,较上年增长6.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89亿元,较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增加值15.59亿元,增长5.8%;林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5.1%;牧业增加值5.89亿元,增长5.2%;渔业增加值0.44亿元,增长10%。 全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0.25万公顷,增长8.2%。其中粮食、棉 花、油料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9.1%、21.4%、11.3%、12.4%,甘蔗种植面积减少25.0%。因特大旱灾的影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7.16千公顷。其中:成灾78.19千公顷,绝收33.70千公顷。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41家,其中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177个,成员5.21万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7.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12607万千瓦时。全年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万处,解决了10.25万人的饮水困难及不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06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2万公顷。年末水电总装机容量达79.7万千瓦。全年植树造林2784.3公顷,14.8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地区受到封育保护。新建通乡水泥路 116.54公里,通村水泥路687.2公里,农村沼气池1.05万个。新建或改造乡镇卫生院21所,乡镇敬老院27个。全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0.4亿元,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由上年的9.75万人下降到9.02万人,35个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38.53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0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4亿元,增长19.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7.21亿元,增长17.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87亿元,增长9.2%;集体企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4.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7.90亿元,增长21.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26.1%。按轻重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0.92亿元,增长16.5%;重工业增加值19.32亿元,增长20.5%。十大行业规模工业增加值依次为:煤碳开采和洗选业1.36亿元,下降3.84%;非金属矿采选业1.11亿元,增长25.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90亿元,增长38.1%;农副食品加工业3.12亿元,增长8.2%;食品制造业1.19亿元,增长32.8%;饮料制造业1.43亿元,增长8.2%;非金属矿物制造业2.91亿元,增长10.3%;通用设备制造业0.29亿元,下降45.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39亿元,增长19.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6.74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2.72亿元,出口交货值3.78亿元,增长8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3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市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中38个项目新开工建设。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73亿元,实现利润1.29亿元,比上年增长86.9%;实现利税3.25亿元,增长34.7%。亏损企业亏损额0.32亿元,下降3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23,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6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9.5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6.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3.16亿元,农村投资14.11亿元,分别增长40.3%和25.2%;跨区项目投资7.36亿元,增长384.5%。全市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54亿元,增长93.1%;第二产业投资17.92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投资17.8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53.70亿元,下降3.5%。 全市重点工程35个,年内新增重点工程项目9个,完成重点工程投资4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2%。其中交通能源工程7个,完成投资8亿元;城市市政建设工程7个,完成投资12亿元;工业产业项目2个,完成投资2.3亿元;旅游接待和社会发展事业建设工程5个,完成投资3.77亿元。全市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年度建设工程、电信C网建设工程、市中心汽车站、阳龙公路、长潭河水电站、永定城区防洪堤、“十字街”、张家界影视城、常张高速连络支线等相继建成或基本完工。慈利至石门二级公路、鑫城·君泰建设项目、鸬鹚湾大桥改造工程、张家界索口寨国际酒店、溇水淋溪河水电站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洛张铁路张家界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荷花机场扩建、张花高速公路、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五子坡体育公园、市博物馆、湘银建设工程、张沅公路、永定城区“四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穿衣戴帽”工程和澧水两岸棚屋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永定城区路网综合改造与建设工程、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建设、碧桂园张家界凤凰酒店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