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在国家激活房地产市场政策引导下,全市房地产市场快速恢复,销售市场好,价格上升,加之今年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带动房地产投资大幅增加。200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2亿元,同比增长26.3%,商品房施工面积323.5万平方米,增长15.4%,竣工面积79.3万平方米,下降10.2%,销售面积100.4万平方米,增长20.1%,销售额15.9亿元,增长19.8%。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市公路客运量8654万人,较上年增长18.7%,客运周转量466672万人公里,增长25.0%,公路货运量7427万吨,增长18.1%,货运周转量2100164万吨公里,增长18.1%(交通增速是以上年专项调查数据为依据计算所得)。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市邮政业务总收入1.76亿元,较上年增长14.6%,电信业务总收入18.51亿元,增长14.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1.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2.78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0.53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繁荣旺盛。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78亿元,同比增长19.85%,其中城市零售额50.65亿元,增长21%;农村零售额137.12亿元,增长19.4%,实现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在减征乘用车购置税、调整旧汽车报废更新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拉动下,汽车销量较快增长。全年限额以上企业汽车销售量12690辆,同比增长19.68%。 市场物价总势稳定。从全年12个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看,保持在99.8%-101.4%之间,总体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八大类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类价格上涨3.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9% ;衣着类下跌1.2%;居住类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93.8%。 ![]() 七、外贸和旅游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64个,项目总投资51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5.2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新开工项目237个,实际到位资金91.3亿元。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户,合同利用外资2174万美元,下降78.7%,实际利用外资4470万美元,下降18.7 %。 对外贸易降幅收窄。据西安海关统计,200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505万美元,下降4.1%,其中出口8454万美元,下降9.2%,降幅分别较元月份减少31.7和18.3个百分点。 旅游消费持续走强。据市旅游局统计,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12.53万人次,同比增长22.9%,旅游综合收入为51.43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海外游客9.05万人,增长41.2%,外汇收入1628.32万美元,增长41.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支出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5.43亿元,同比下降6.1%; 地方财政收入28.25亿元,增长32.3%。财政支出116.54亿元,增长40.5%,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用于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加大。 信贷规模继续扩大。2009年末,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7.23亿元,较年初增加195.49亿元,增长30.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5.37亿元,较年初增加117.2亿元,增长26.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6.38亿元,较年初增加66.53亿元,增长20.8%,其中工业贷款21.47亿元,较年初增加2.13亿元、增长11%;农业贷款68.23亿元,较年初增加19.13亿元、增长39%,金融支持工、农业力度明显加大。年末累计现金净投放58.83亿元,较上年末多投放17.16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市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4.07亿元,比上年多收3.49亿元,支付赔款3.17亿元,同比多赔0.48亿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5亿元,赔付2.64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8.57亿元,赔付0.53亿元(2009年保险业数据为26家保险公司的汇总数据)。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实力加强。全年共申报部省科技计划项目68项,成功立项43项,争取到位资金2013万元,较上年增长30.3%。共征集市级科技创新项目114项,立项54项,安排市级科技经费225万元。全年新建市级专家大院2个,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村6个,征集科技奖项目32项,拟奖项目19项,专利申请量达374件,受理量374件,专利授权量183件。 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经过全市各级努力工作,全市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7%,低于全省2%的考核要求。普通高中教育迈上新台阶。全年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3所,3所省级示范高中正在争取省教育厅验收。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全市教育系统职业教育全年共招生3.36万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训1.31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08.5%、131.2%,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年末,全市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5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2所,在校学生7.09万人;普通中学397所,在校学生42.36万人;小学1609所,在校学生35.89万人;幼儿园499所,在园幼儿6.4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11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9.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组织举办了2009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相约渭南。舞动中华”开幕式庆典演出活动。选送14个节目参加了第二届陕西省少年儿童艺术节主会场演出并全部获奖。投资672万元完成了28个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任务。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870千册件,剧场影剧院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名,省级35名,市级25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项,省级61项(含国家级),市级84项,县级239项,遥遥领先其他地市,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广电事业稳定发展。广电技术质量不断提高,设备更新投资继续加大,目前,市级无线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2套,调频发射机3部,市级无线电视台1 座,电视节目2套,电视发射机2部;可发射中央广播节目2套,中央电视节目4套;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8.9%,广播综合覆盖率98.6%,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率先完成了全市3221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5个,中心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妇幼保健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36%,婴儿死亡率1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合人数达389.05万人,参合率达94.1%,全年补助202.45万人,补助金额3.99亿元。年末拥有卫生机构59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9个,卫生技术人员14643人,其中医生5017人,注册护士3861人,拥有床位数13276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3125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