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26 渭南市统计局

渭南市统计局(2010年3月20日)

2009年,全市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中、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计划指导下,积极克服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将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趋势,全市经济实现了保增长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55.5亿元,较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0.5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2.98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1.97亿元,增长14.7%。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15.3∶47.8∶36.9,人均生产总值12069元,同比增长14.2%。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积极落实中省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地膜玉米、设施瓜菜、有机水果、畜牧养殖,促进农业稳步发展。2009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74.67亿元,剔除价格因素,较上年同期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118.46亿元,增长6.8% ,林业产值8.49亿元,增长0.3% ,畜牧业产值38.03亿元,增长8.6% ,渔业产值1.06亿元,下降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63亿元,增长4.3%。

粮食生产取得新突破。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达到858.35万亩,较上年增加59.15万亩,增长7.4%。粮食总产达245.1万吨,增加16.57万吨,增长7.2%,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其中,夏粮产量116.87万吨,较上年减产4.12万吨,下降3.4%;秋粮产量128.25万吨,较上年增产20.69万吨,增长19.2%,创历史最高水平。秋粮中,玉米产量121.14万吨,增加20.88万吨,增长20.8%。棉花总产7.59万吨,下降17.2%。油料总产6.56万吨,下降2.3%。

蔬果特色农业发展加快。2009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00.6万亩,较上年增加43.57万亩,增长76.4%,产量172.63万吨,增加76.62万吨,增长79.8%,蔬菜产值达16.13亿元,增长4.9%,全年水果产量237.6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57.75万吨,增长32.1%,产值50.07亿元,增长30.3%,

林业生产趋旺。全市造林44.16万亩,较上年增长12.9%,育苗2.38万亩,下降0.4%,当年苗木产量12044万株,增长10.7%,封山育林60.2万亩,增长52.7%。全市花椒产量3.25万吨,增长7.4%,核桃0.37万吨,下降2%。

畜牧业在逆境中发展良好。全市生猪出栏182.34万头,增长63.8%;羊出栏47.85万只,增长37.3%;大牲畜出栏6.41万头,其中牛出栏6.35万头,增长40%;家禽出栏712万只,增长19%。年末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64.83万头、26.97万头、74.27万只、830.3万只,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5.3%、59%、25.7%、28.4%;大牲畜存栏27.11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5.8万吨、7.8万吨、29.6万吨,分别增长50.1%、31%、33.7%。

渔业发展平稳。全市水产品产量0.82万吨,增长9.3%。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81.46万千瓦,增长4.2%,其中拖拉机115.06万千瓦,增长4.1%,联合收割机30.05万千瓦,增长25.8%,农用运输车211.58万千瓦,增长17.7%。机播面积762.42万亩,增长17.8%,机收面积540.37万亩,增长13.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28.26万亩,增长1.8%;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8.4万吨,增长7%;农膜使用量1023.65万公斤,增长94.3%。

渭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了“V”型转升。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5%,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二季度企稳回升,下半年逐步加快,整体呈现V形反弹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6.32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销售产值673.34亿元,增长22.6%,产销率为96.7%。轻工业完成产值102.49亿元,同比增长29.5%,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3.83亿元,增长17.7%;中省属企业完成总产值384.83亿元,同比增长19%,市县属企业完成产值311.49亿元,增长19.7%。

支柱行业优势明显。2009年全市能源、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建材、医药、轻纺等八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1.13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7.8%。八大行业“七增一降”,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35.03亿元,同比增长14.4%,食品工业产值77.9亿元,增长3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17.72亿元,增长25.3%,医药制造业产值6.3亿元,增长3.9%,纺织服装工业产值7.57亿元,增长39.6%,有色冶金工业产值260.34亿元,增长23.6%,装备制造工业产值29.53亿元,增长13%,化工工业产值46.73亿元,下降0.5%。

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在全市重点监控的30种工业产品中,13种增长,7种下降。增速超过50%的分别是生铁(79.9%)、布(77.2%)、钢材(67.8%)和纱(55.3%);增速在20%—50%之间的分别是焦炭(46.3%)、食用植物油(40.6%)、饲料(21.7%)和电解铝(20.5%);降幅超过10%的分别是硫铁矿(20.5%)、农用化肥(16.3%)和啤酒(12.6%)。

工业效益有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5.27亿元,同比增长17.6%,亏损企业亏损18.23亿元,同比减亏2.59亿元,下降12.5%,利润总额8.62亿元,下降61%,利税总额37.74亿元,下降38.1%。

建筑业生产加快。2009 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5.66亿元,较上年增长35.4%,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93个,完成总产值143.85亿元,增长48.1%;房屋施工面积564.55万平方米,增长52.3%,房屋竣工面积63.01万平方米,增长35.4%。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9.56亿元,增长56.2%。

渭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39亿元,同比增长52.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7.05亿元,增长59.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12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12亿元,增长5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3.13亿元,增长68.1%。

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大。城镇投资中,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主的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9.5亿元,增长23.1%,占投资完成额的30.5%。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0.9亿元,增长30.6%,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9.7亿元,增长41.7%;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完成投资5.7亿元,增长53.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77.1亿元,增长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