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磐安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高速发展。旅游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形成了“1+4”(即县旅游工作委员会+旅游局、云山旅游度假区、大盘山管理局、农办)的旅游工作机制。注重规划引领,完成了《“舞龙峡”景区规划》、《“东方峡湾”景观规划设计》、《五公山景区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花溪风景区深度开发规划》、《百杖潭景区景点建设规划》、《玉山台地旅游集聚区规划》已完成初稿。基本完成了新一轮的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我县被评为“中国休闲养生城”、“中国最佳旅游度假十强县”。景区建设进展顺利,龙溪漂流成功“开漂”。全县已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个,特色点17个,经营户达144家,床位数2570个,餐位数10000个,直接从事农家乐人员达648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00余人。加大黄檀、园塘旅游资源推介力度,黄檀林场休闲山庄共接待游客5500余人次。全年共接待游客102.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0.61%;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增长83.97%,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5.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增长7.57%。一般预算支出7.9亿元,增长17.73%,农林水、环境保护、科技、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增长高于全县平均支出的增幅,同比分别增长20.98%、30.62%、22.54%、46.74%。 金融业抓住政策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0.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7.52亿元,增长31.02%;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为7.51亿元,增长41.6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1.84亿元,同比增长37.06%,其中:短期贷款25.23亿元,增长37.36%,中长期贷款6.59亿元,增长35.6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33所,其中:小学18所,在校学生1.2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初中10所,在校学生1.02万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高中3所,在校生4862人;职业高中在校生1962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7.9 %。高考总上线人数1212人,其中,一本148人,实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后首次高考的平稳过渡。全县学前儿童入园率超过95%。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全县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产业化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1项,市级37项。《“磐五味”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及饮片炮制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项目通过验收。组织申报专利144项,其中发明11项、实用新型47项、外观设计86项。 质量技术监督有序开展。申报4个金华名牌产品,完成申报2009年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3个(中药材玄参、无公害高温香菇、无公害油茶),全面推进“十小”行业整治工作、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和小作坊整治工作。全年完成309批次样品的检测工作。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区管理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文化下乡“百千万工程”、文化阵地“创建工程”、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文化市场“引导工程”。全年完成送戏114场、送电影1332场、送书13827册次。古茶场整体对外开放,开展榉溪孔氏家庙修缮工程。公布了县级非遗名录19项,市级非遗名录3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 广播电视与宣传部、统战部、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开展《东南西北磐安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采访行程3万多公里,拍摄报道在外创业磐安人的奋斗历程、爱乡情怀和人格魅力。新建村广播室110个,所有联网行政村均实现了村级广播,全面完成了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开办了《生态家园》栏目,增开了“浙八味影院”,《希望的田野》栏目获得金华市“十佳栏目”。加快推进旧网改造工程,全年改造8条电缆干线和24个村5000多用户的农村网络。完成城区8000多用户双向网络改造。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用户,城区用户的数字电视入户率达30%。 体育工作成效明显。成功举办了“磐安伟业杯”全国象棋精英赛,汪洋、赵鑫鑫、洪智等16位顶尖象棋国手来山城参赛,新浪网、弘弈象棋网进行了全程直播;承办了金华市七运会象棋比赛,来自全市10个县市区的186名棋手参加了比赛,是我县近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棋赛;举办了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完成县游泳中心项目论证工作,县体育中心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参加金华市第七届运动会,获得5金、9银、13铜的成绩;参加浙江省第九届田径运动会,获得1银、2铜。自行车运动员陈双倩先后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和一次分站赛冠军,举重运动员金江涛获第11届全运会男子67公斤级第五名。省级体育强乡镇、小康体育村创建进度连续两年名列金华市前茅。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顺利完成了城区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工作,合并后的县妇保院和县中医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做好县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县中医院搬迁工程、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9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标准化改造工作。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建立进修奖励制度、晋升职称奖励制度。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县人民医院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医院”。加强“甲型H1N1流感” 、“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调整完善新农合政策,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140元,参合率为95%。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公共事业 林业工作成效显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五项政策制度,流转林地15宗5500亩,建立7个林地流转示范点。新发展毛竹、香榧等经济林2135亩,南方红豆杉650亩。全面完成2.35万亩毛竹示范区建设。编制了5年新发展良种油茶2万亩、实施低改7000亩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重点防护林建设面积10235亩,其中山地人工造林2005亩,封育8230亩。城乡绿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了全县67个示范整治村、8个特色村的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生物防火林带36.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