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易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25 保定市易县统计局

二OO八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及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现代农业立县、特色工业强县、生态文化旅游兴县三大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建设进程。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4557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6545万元,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7260万元,同比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0752万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07年的28.0:39.2:32.8调整为2008年的27.6:39.9:32.5。

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1051人,比上年末增加1090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51人,增加114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比上年末降低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较弱,工业企业规模小、高科技含量低,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 业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8年全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259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102819万元,同比增长10.9%;林业产值14659万元,同比增长28.3%;畜牧业产值124911万元,同比增长1.4%;渔业产值4370万元,同比增长2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00万元,同比增长7.2%。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9.96万亩,比上年增长0.53%;粮食单产341公斤,创历史新高;总产量204392吨,比上年增长10.32%。棉花播种面积4802亩,比上年下降18.98%;总产量364吨,下降0.82%。油料播种面积63048亩,增长7.81%;总产量12127吨,下降0.55%。蔬菜播种面积66350亩,减少0.06%;总产量212215吨,增长4.17%。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66公顷,新育苗木540公顷,果园面积16232公顷,园林水果产量148300吨,增长5.27%。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15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4%。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46627吨,比上年增长0.92%。其中猪肉产量29428吨,比上年下降1.55%;牛肉产量9600吨,同比增长3.51%;羊肉产量4660吨,同比增长4.84%。禽蛋产量17987吨,同比下降3.64%。牛奶产量2687吨,同比增长258.27%。年末大牲畜出栏645百头,同比增长4.47%,其中牛出栏615百头,同比增长4.88%;猪出栏4014百头,同比增长0.96%;羊出栏3429百只,同比增长1.72%。年末大牲畜存栏536百头,其中牛存栏476百头,猪存栏1774百头,羊存栏970百只。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品产量5200吨,增长7.75%。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9945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公顷,有效灌溉率达54.5%。农业机械总动力246107千瓦,比上年增长1.25%。实际机耕面积达16800公顷,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的比重达45.9%;当年机械播种面积26270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59.0%,提高13.9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14200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31.9%,提高6.5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用电量8850万千瓦小时,增长2.38%。

全县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912695万元,同比增长13.89%,完成增加值313594万元,同比增长19.88%。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85629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0%,实现利润总额87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实交税金11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55260万元,增长1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250万元,增长16.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55010万元,增长8.9%。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91%。

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3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税6845万元,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税1116万元,下降23.7%;私营企业实现利税5353万元,增长2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私营企业实现利税增长较快。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产建材、铸造业等战略支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工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增强,完成增加值60198万元,增长1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63.5%。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县建筑业资质四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9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054万元,同比增长3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562万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562万元,同比增长29.9%。农村个人完成投资30000万元,同比增长76.5%。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二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在城镇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1050万元,增长197.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0991万元,增长36.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9521万元,下降13.1%。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5406万元,增长23.1%。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县的零售额85377万元,增长24.3%;县以下零售额70029万元,增长21.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稳定,实现零售额123513万元,增长22.2%。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20199万元,增长41.3%。

对外贸易继续发展。2008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260.55万美元,同比增长57.0%。出口创汇完成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8.4%。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实现增加值9881万元,同比增长19.0%。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共有运输汽车(已登记)1582辆,其中,货运汽车1337辆,客运汽车245辆。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县年末拥有电话76871部,其中,公用电话2389部(其中IC卡电话103部),同比增长11.1%;小灵通用户760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6.2部/百人。宽带网用户达1.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