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部财政收入4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剔除增值税转型等政策性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4.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72亿元,增长1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5.77亿元,增长11.2%。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8%,教育支出增长10.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2%。 税收收入小幅下降。全年税收收入完成384.43亿元,比上年下降3.1%。国税收入(按省考核口径)完成240.24亿元,下降11.6%,其中增值税完成199.72亿元,下降9.1%;地税收入144.19亿元,增长15.3%,其中营业税54.37亿元,增长26.3%。 金融运行稳健。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76.85亿元,比年初增加757.4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57.85亿元,比年初增加761.00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139.17亿元,比年初增加319.3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29237元(按年平均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6.8%。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11.07亿元,比年初增加653.78亿元。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97.35亿元,比年初增加643.25亿元。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5674.57亿元,支出5796.39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21.82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营业性保险公司达到33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保费收入88.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68亿元,增长26.7%;人寿险保费收入64.12亿元,增长12.9%。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6.80亿元,增长0.9%,其中财险赔给付11.96亿元,增长11.8%;人寿险业务赔给付14.84亿元,下降6.5%。 九、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新建和翻修改造城市道路25条(段),新铺装道路面积达101.31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83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开工600万平方米,竣工510万平方米。大唐陡河电厂凝改抽工程新增933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全市集中供热面积38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6%,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重点实施了冀东天然气、永唐秦天然气入唐工程和扩供8698户的居民惠民工程。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18.0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年底运营公交线路112条,年内新增20条。 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县(市)城基础设施建设及村镇建设投资7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县(市)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7亿元,村镇建设投资5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11.3%。全市新创建文明生态村449个,累计达到393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0%。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2718.31公顷,比上年增长3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080公顷,增长6.8%牞绿化覆盖率达到45%。凤凰山公园完成扩容绿化改造,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并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全年完成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900个,投入治理资金60亿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达到5.21%。污水日处理能力78.9万吨,污水处理率92.5%。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13%,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市中心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天数达到329天。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果。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8个,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0个,农业产业研发中心23个,民营特色研发机构26个。5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专项和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计划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专利申请量1393件,专利授权量1049件,分别增长13.2%和85.2%。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188所,在校生120.33万人,教职工9.2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48万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3.77%;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改造农村中小学陈旧校舍11.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29亿元。全年新装备计算机6810台,多媒体设备900套,校园网55个。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5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达90个。依托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建的河北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唐山市对外经贸学校迁建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各类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年末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影剧院7个,电影放映队225个,文化馆和群艺馆15个,图书馆13个,总藏书166万册。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6.5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42.9%;数字电视节目133套,数字电视用户39.39万户,比上年增长61.4%。全年公开出版报纸、期刊19种。专业艺术资源实现初步整合,组建了唐山演艺集团公司。唐山博物馆改扩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文化项目顺利实施。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皮影戏《沉香救母》获全国第六届优秀儿童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评剧戏曲艺术片《成兆才》获国家广电总局“飞天奖”戏曲类作品二等奖。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595个,其中医院114所,卫生院17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妇幼保健院(站)15个,村卫生室7930所;卫生机构床位2.99万张,其中医院2.2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30万人,其中医生1.40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7个,人口覆盖率100%。“健康唐山,幸福人民”全民健身行动扎实推进,为全市120.4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为53.2万人制定了健康计划,为82.7万人进行了体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获全国冠军6个,获河北省冠军114个。市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一个综合和三个单项国家级基地的市级体校。迁安市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女子拳击训练基地,并在迁安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女子拳击国家队。向省以上集训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47人,向国家集训队输送13人。全年有19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5人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全市有53名运动员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共获得5枚奖牌,奖牌总数超过上届。承办了第25届亚洲斯诺克锦标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联赛、全民少儿游泳冠军赛及唐山市首届马文化节暨全国速度马邀请赛。全民健身工程惠及普通民众。年末拥有标准体育场16个,体育馆14个,更新维修70个社区体育健身苑和71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