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乌苏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19 塔城地区乌苏市统计局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教兴市”战略不断深入。共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36个,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2项。积极开展“科技兴市素质工程”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共培训农牧民7.8万人次,市乡村三级干部和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努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稳步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57所,其中: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15841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1929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文化和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事业不断发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了我市文化工作的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及转播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6%。全年共在社区、企业、工地放映电影31场,观众达4万人次;在乡场镇放映电影490场,观众达6万人次。文化活动硕果累累,先后举办乌苏市迎新春书画展、迎十七大书画展、民间工艺品作品展、科技片展、海洋生物展等大型展览,共展出作品1350件,其中书画作品450幅、油画320幅、国画104幅、剪纸34幅、水粉230幅、蜡笔画287幅、工艺品48件,参观者达15000余人次。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方病、重大传染病、结核病防治及妇幼保健工作进展顺利。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24个,医院病床650张。卫生技术人员836人,其中医生467人,护师、护士369人。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举办了全市职工拔河比赛、首届“海贝尔杯”武术跆拳道比赛、乌苏市迎奥运千人徒步走活动、首届“地税杯”乒乓球比赛等较大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群众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散打、跆拳道、足球、摔跤等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多次在自治区、地区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参加了地区“蓓蕾杯”文体比赛,获得跆拳道项目4个第一、4个第二、1个第三的佳绩。参加了在塔城举办的地区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荣获摔跤项目第二名和拳击项目第三名的好成绩。代表塔城地区参加了自治区年度散打比赛,获得个人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参加了自治区第二届大众跆拳道比赛,获得了1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2个第五名的成绩。

八、市场物价

2007年,受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影响,市场物价总体水平小幅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4%,比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其中非食品价格上升1.4%,服务项目价格上升3.2%,消费品价格上升4.6%。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与上年相比,食品类价格上升9.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与上年持平,衣着类价格下降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居住类上涨5.1%。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5%,比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其中金银珠宝类、燃料类涨幅较大,分别上涨12.2%和8.6%。

九、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人口215430人,比上年末增加3882人。人口出生率13.99‰,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11.19‰。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27714人,下降3.3%;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40892万元,增长10.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167元/人,增长7.7%。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有3996人次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再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

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4023人,收缴养老保险金758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310人,收缴失业保险金577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不断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23978人,收缴医疗保险金2664万元。全市15067人享受“低保”救助,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35万元。

十、安全生产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053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0;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47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41起,造成37人死亡、142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8.59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79人。

注:1、公报所列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人口数据为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数。

3、公报中各项数据不含辖区内兵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