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和静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3-19 巴音郭楞州和静县统计局

个体和私营经济出现较快发展,到2004年底,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5359户,从业人员8293人,注册资金1424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56、6.02%和7.12%;私营企业注册109户,从业人员2946人,注册资金2420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63%、16.95%和10.39%。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91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旅客运输量75万人,增长4.2%;旅客周转量13730万人公里,增长7.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5年邮政业务总收入626万元,同比增长5.2%,邮路总长度515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511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440户,新增8990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16.86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410户,新增2953户,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13.52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260户,新增250户。

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旅游景区接待点发展到33个,比上年增加4个,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宾17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2.5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3.22%。旅游从业人员520人,直接解决农村就业人员348人。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2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地方财政支出24146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670万元,比年初增加15108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706万元,比年初增加13013万元,同比增长18.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398万元,比年初减少6124万元,同比下降11.2%。全年净投放货币14015万元,同比增长42.0%。

八、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发展。共下达8类25个项目,其中:农业7项、园艺2项、综合5项、气象1项、科技3项、水利2项、林业2项、牧业3项。2005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42万元。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18所,小学35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其中: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97.4%。全县教职工人数共计2829人,中学教师1013人,其中:女教师577人,少数民族教师577人;专任教师891人,其中:女教师532人,少数民族教师505人。小学教师1816人,其中:女教师1285人,少数民族教师1269人;专任教师1646人,其中:女教师1198人,少数民族教师1144人。在校高中生3796人,毕业生1235人;初中生6341人,毕业生1976人;小学生12317人,毕业生112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业余文艺表演团体20个,县城中小学少儿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村级文化室54个。文化经营市场单位(户)327家,主管营业收入200余万元,文化市场从业人员550余人。全县城镇学校《学生体质测量标准》达标面为100%,各区、乡、镇、场学校达标面为100%,达标率为95%以上。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1.35万户,入户率为51%。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3个,县卫生防疫站1个,县妇幼保建机构1个,五区防疫妇幼分站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2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71人,注册护士152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达18.05万人,比上年增长0.61%;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为8.19万人,占总人口的45.37%;地方人口13.49万人,兵团人口4.56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40‰,死亡率为6.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9‰,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9.5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819元,比上年增加339元,增长9.7%。

全县在岗职工总人数为1.67万人,比上年减少0.06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8429.2万元,比上年增加800.9万元,增长4.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970元,比上年增加560元,增长5.4%。

劳动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加强了对下岗职工的就业培训和安置,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统筹工作进展顺利,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年末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3269人,其中:帮助931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妥善安置907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42人,征收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702万元,发放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80人,金额为191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62人,征收失业保险金额168万元,支付失业金173万元,其中:失业保险救济金167万元,医疗补助金6万元,支付失业保险6428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04人,征收保险金额35万元,待遇支付20万元。全县有11960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额1852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金额742万元。2005年城镇特困最低生活保障金累计保险户次14408户次,累计保险人次39138发放最低保障金262万元。

注:公报中和静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