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和静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和静县统计局 (2006年2月) 200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的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三二四”经济发展战略,继续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抓实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目标。初步核算,2005年和静县生产总值(GDP)18.0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57.4%,其中:工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72.3%;建筑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得到加强,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9﹕25.8﹕31.3调整为35.6﹕35.6﹕28.8。人均生产总值达9890元。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0%。 二、农业 今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狠抓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34.32万元,比上年增长4.13%。 种植业稳步增长。全县种植业总产值3001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0.2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3.8%。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粮经草比例由去年的1﹕1.46﹕0.4调整为1﹕1.42﹕0.34。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2.15万亩,同比增长12.29%;棉花种植面积3.51万亩,增长6.7%;油料种植面积2.81万亩,增长22.17%;甜菜种植面积1.97万亩,增长53.9%;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增长3.2%;打瓜种植面积2.24万亩,增长2.8%;工业辣椒种植面积2.83万亩,增长42.2%。工业西红柿种植面积1.54万亩,下降16.3%。全年粮食产量55357吨,增长7.6%,棉花产量2806吨,增长8.4%;油料产量2529吨,增长3%;甜菜产量90063吨,增长55.6%。 特色林果业发展迅速。以葡萄为主的林果种植面积4.63万亩,水果产量19803吨。苹果种植面积0.57万亩;苹果产量1127吨;梨种植面积0.18万亩,梨产量1032吨;葡萄种植面积3.35万亩,葡萄产量17251吨;杏种植面积0.18万亩,杏产量217吨;红枣种植面积0.16万亩,红枣产量161吨。林业总产值为1044.44万元,比上年下降39.96%,占农业总产值的1.5%。共完成造林面积(不包括水果林)0.55万亩。 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5年我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使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畜牧业总产值35395.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1.6%。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122.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8%,年内牲畜出栏数达73.74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1%;其中:大畜年末存栏头数15.77万头,比上年增长3.5%;羊年末存栏总头数100.83万只,比上年增长9.1%;猪年末存栏头数5.8万头,比上年增长19.8%;肉类总产量2.53万吨,增长1.6%;绵羊毛产量1355吨,增长0.3%;奶类产量9100吨,增长0.9%;禽蛋产量1320吨,增长0.7%;全年水产品产量42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84台,比上年增加335台;小型拖拉机2228台,减少222台;化肥施用量1.64万吨,增长7.2%;农村用电量923万千瓦时,增长2.3%;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25.2万亩,增长0.6%;全县地膜覆盖面积13.9万亩,增长53.1%。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4294万元,比上年增长72.4%;乡镇企业总产值48909万元,增长92.9%;完成营业收入42558万元,增长69.2%;上交国家税金3069万元,增长102.8%;实现净利润3812万元,增长25.7%。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842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33%。工业增加值37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631万元,增长112.59%。 全年工业产品产量情况:钢材年产11万吨,同比增长323.08%;水泥年产50万吨,同比增长1.07%;平板玻璃年产66万重量箱,番茄酱年产8502吨,下降30.1%;白酒年产307千升,同比增长3.72%;啤酒年产9431千升,同比增长114.24%。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9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6.25%,产品销售率为93.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574万元,同比增长4.9%。已完成投资中:城镇完成投资39913万元,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万元,房地产投资完成6498万元,城镇私人建房完成投资728万元,农村农户完成投资120万元。在全部完成投资中:国有投资16208万元,集体投资680万元,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20498万元,私营经济完成投资9209万元,个体经济完成投资848万元,其他内资完成投资131万元。2005年,我县共有施工项目44个(不包括房地产项目)同比增长10%,增加4个项目。 2005年全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8179平方米,竣工面积7944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3751平方米;住宅施工面积62141平方米,竣工面积5644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1499平方米。 2005年我县投资项目中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国电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年累计投资18858万元、和静县城建局抗震安居工程累计投资4122万元、和静县畜牧局退牧还草项目累计投资2805万元、新疆萨日达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静分公司累计投资1100万元等项目。 五、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484.2万元,比上年增长8.51%,增幅比上年加快0.4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镇市场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171.2万元,增长9.0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313万元,增长7.48%。二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快于餐饮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926万元,增长11.16%;餐饮业零售额2100万元,增长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