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焉耆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3-19 巴音郭楞州焉耆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8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支出23083万元,增长25.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亿元,增长1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亿元,增长10.6%。全县各项贷款余额3.4亿元,下降7.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3所,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26所,初中5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全县共有在校生18108人,其中:幼儿园1115人,小学生9100人,初中生4677人,高中生2436人。适龄小学生入学率为99.91%,初中生入学率98.05%,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61%。全县共有教职工2012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1225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60.9%,专任教师1817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110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1.1%。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各类技术推广中心3个,科技经费支出220万元,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1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9000册。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5780户。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全县拥有病床41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33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2人;乡镇卫生院1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6人。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共有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82人,其中:国家级1人,国家一级4人,二级19人,三级58人。全县单项体育协会9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28027人,增长1.4%。其中:少数民族71733人,占总人口56%。出生率为14.90‰;死亡率为9.98‰;自然增长率为4.95‰。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7853元,比上年增加348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897元,比上年增加369元。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57人,新增428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329万元。其中:各类企业参保人数2526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520万元,为2206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2055万元,丧葬抚恤金支出25万元;国营农牧企业参保人数220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35万元;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2845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503万元;全县57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4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71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33人,比上年新增283人,收缴失业保险基金152万元,为8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8.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

医疗保险更加规范。全县参加医疗保险10539人,比上年新增444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172万元,收缴大额互助金114万元,支出医疗保险费875万元。全县有21个定点医疗机构,其中8个定点零售药店。

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6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3人,全县有各类社会福利院8个。全年累计接受社会捐赠8万元。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为最终核算数;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公报中除综合和人口外,其它均未含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