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若羌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8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审时度势、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在危机中抢机遇,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动“枣业富民、矿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塑县”四大战略,全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3200万元,比上年增加 15300万元,增长1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5547.33元,比上年增加5730.33元,增长2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6200万元,比上年增加5237万元,增长13.2%,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6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332万元,增长27%,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161万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为31.49:43.27:25.24。第一产业比2007年下降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2007年上升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2007年下降 4.9个百分点。 图一: 2008年若羌县GDP构成情况及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投资结构需调整优化;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业化程度低,设施农业少,节水灌溉、农区畜牧业需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红枣大户红枣产品有机认证力度需加强,龙头企业与枣农利益机制不健全,带动力不够强;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生态环境不够;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够强,企业融资较困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水、电、路、通讯、金融机构等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矿业开发的制约因素十分突出,需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农业 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提升红枣品质为重点,加快建设全国最优红枣基地。继续扩大红枣种植面积,加大红枣有机认证力度,引导农民耕地的合理流转,农业与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22.78万元,增长24.43%,实现农业增加值18263.75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完成总产值30440.52万元,增长24.59%;实现增加值15829.18万元。 2008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70000亩(包括国有土地),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3200亩(包括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 12918亩,增长1.57倍(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4672亩,增长240.12%);棉花种植面积70040亩,下降0.98%;瓜菜种植面积 62573 亩,增长近4倍;其他种植面积4243.2亩(包括苜蓿、苏丹草及青贮玉米),增长23倍。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红枣种植面积占70.58%。 全年粮食产量10207吨,比上年增加5807.44吨,增产1.32倍。其中:小麦产量8413吨,比上年增加5784吨,增产2.2倍;棉花产量6534吨,比上年减少1007.5吨,减产13.36%,瓜类产量60972吨,比上年增加47999吨,增产3.7倍;蔬菜产量692吨,比上年增加108.52吨,增产18.6%。 年末牲畜存栏10.44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17万头(只),下降10.08%。其中:牛存栏0.35万头 ,比上年减少0.02万头,下降5.41%、羊存栏9.21万只,比上年减少 1.35万头,下降12.78%、毛驴年末存栏0.47万头,比上年增加100头,增长2.17%、生猪存栏0.36万头,比上年增加 0.27万头,增长300%。 年末肉类总产量1799吨,比上年增加325.86吨,增长22.12%。其中:猪肉产量 317吨,增加164吨,增长106%;牛肉产量320吨,增加86 吨,增长36.75%;羊肉产量 842吨,下降5.86%;禽蛋产量105吨,与上年持平。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253千瓦,比上年增加3451千瓦,增长14.5%。拥有拖拉机动力16721千瓦,比上年增加2014.7千瓦,增长13.7%;拖拉机909台,其中:小型拖拉机347台,大中型拖拉机562台。 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8万亩;自来水受益村数16个,占全县村委会数100%;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800万元;新增高新节水灌溉面积2600亩。 三、工业 2008年按照州委“矿业富且若”战略布局,全县狠抓以优势矿产资源转换成经济优势为重点,加快两个园区、四大基地建设进程,以服务企业,增加企业产品产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带动全县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矿业强县进一步凸显,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经济强县步伐加快。 年末全县注册企业共计175户,企业、私营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户数与上年分别增长21%、65%、67%;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054人,比上年增加485人,增长 85.2%;矿山企业42户,比上年增加21户,增长100%;矿山企业占全县注册企业的24 %,矿山企业的逐年增多明显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器。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303.6万元,比上年增加32431.4万元,增长1.17倍。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60101.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9.66%,同比增长1.18倍;轻工业实现产值202.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34%,同比下降30%。工业总产值中实现矿业总产值58655.5万元,比上年增加31994万元,增长1.2倍,占工业总产值的97.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1943.1万元,增长1.15倍。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49164万元,增长1.28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360.5万元,增长1.26倍。 全县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769万元,增长62%。其中:实现矿业增加值27496万元,比上年增加 13672万元,增长 98.9%;实现非矿业增加值504万元。矿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8.2%,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76.4%。 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5846.7万元,增长1.21倍,工业品产销率为93%。 表一: 2008年若羌县主要工业品产、销及增长速度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324.3万元,比上年增长2.7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增长情况如下。 表二 : 2008年若羌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增长速度 指标 利润总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倍) 规模以上工业 27324.3 2.7倍 其中:国有企业 10.5 -72.87% 其中:国有独资公司 157.9 20.17倍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7155.9 2.7倍 2008年全县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增幅创历史同期新高,为增加财力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矿业经济的拉动从而带动全县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工业已经成为推动全县国民经济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