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海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实现了平稳运行。2005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733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9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37339万元。 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9148万元,较年初增长12.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4915万元,较年初增长14.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9318万元,较年初增长3.09%。 保险事业稳步快速发展。全县保险收入690万元,增长17.3%;支付赔款231.1万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海原支公司当年实现保费收入350万元,增长19.5%。 八、文教卫生 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完成了海原二中、李旺中学等12所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教学条件;面向社会从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了100名代课教师,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大了“普九”攻坚力度,李俊等8个乡镇通过县级“普九”验收,全县“普九”覆盖率达80.4%,为全面完成“普九”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加快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先后对马万山多路微波站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完成了73个小功率无线发射站建设,全县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5.5%,入户率达70%。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先后完成了县医院传染病房、疾病控制中心、兴仁镇卫生院综合楼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九、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攀升。全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10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714.64元,增长38.0%;家庭经营收入558.12元,下降13.6%;财产性收入2.08元;转移性收入171.26元,增长53.8%。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为:彩色电视机62台、摩托车53辆、洗衣机15台、电冰箱3台、固定电话18部、移动电话18部。 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1.87元,增长12.0%;人均消费支出4519.96元,增长5.3%。八大类支出中,食品支出1379元、衣着支出637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48元、医疗保健支出326元、交通和通信支出634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82元、居住支出456元、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157元。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为:彩色电视机116台、家用电脑14台、接入互联网计算机8台、摩托车82辆、洗衣机80台、电冰箱40台、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116部。 单位从业人员有所减少,工资收入平稳提高。2003年末,全县行政、事业、集体单位从业人员9161人,减少884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5113万元。人均年劳动报酬为16118元,增长10.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127元。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逐渐进入低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3867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597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97404人,女性人口189372人,人口性别比为104.2:100.0;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为275090人,其中回族272131人,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4%。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人口出生率20.00‰,减少0.78个仟分点;人口死亡率4.09‰,增加0.91个仟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5.91‰,减少1.69个仟分点。 2005年末,全县育龄妇女共计92097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72733人。本年度结扎5076例、上环(含皮埋)5728例。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7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