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9 固原市原州区统计局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2007年,我区草畜产业本着“以草定畜、草畜双赢”的发展思路,注重规模扩张、质量提高、效益突出,全力推动了草畜产业持续稳步的发展。全年累计种植各类饲草52.9万亩,年末大家畜存栏10.3万头,同比减少13.4%,出栏5.3万头,同比增长29.3%。其中:牛存栏9.8万头,同比减少11.9%,出栏5.2万头,同比增长33.3%;羊存栏25.6万只,同比减少9.2%,出栏25万只,同比增长12.6%;生猪存栏5.2万头,同比增长2.0%,出栏5.2万头,同比增长8.3%。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6万吨,同比增长17.4%;禽蛋产量0.11万吨,同比减少60%;奶类总产量0.44万吨,同比增长9.6%。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第三次固原工作会议精神,紧盯“把原州区建成‘宁南山区种植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设施农业基地县(区)“发展目标”,全年全区开工建设5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7个,完成日光温室棚体打建4100亩,搭建架子3006亩;搭建拱棚8000亩、网室枸杞2.2万亩;完成秋覆膜2.5万亩;新建标准圈棚1988栋;永久性青贮池1140立方米;投放饲草加工机械1384台;完成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3536座(户),推广太阳灶1900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2.6万千瓦,增长11.9%,其中农用拖拉机10341台,农用运输车11358台,分别增长2.4%和9.2% ;全年化肥施用量39857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904公顷。

劳务输出成效显著。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劳务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铁秆庄稼”。2007年,全年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劳务11.2万人, 其中有组织输出9.1万人,稳定在六个月以上的6.6万人,劳务创收3.98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4%,新建劳务基地32个,成为全区农民增收和安置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二、工 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2007年,我区以扩量提质为重点,放手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巩固提升现有企业,招商引资大办企业,培育发展加工企业”为目标,逐步形成“骨干企业支撑、相关产业带动、加工企业配套、个私企业活跃、品牌经济主导”的格局,全区工业经济在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整体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年辖区内全部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1.5%,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原州区属工业实现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8.5%,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规模以上工业的稳步增长,规模以下工业略有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0.8万元,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同比下降0.6%。二是规模以上重工业好于轻工业,重工业实现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48.6%,轻工业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3.6%。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86.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4.8%;实现利税总额315万元,同比增长30.8%,利润总额211万元,同比增盈181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理性发展。2007年全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但由于全年投资大项目较少,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够明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同比减少9.9%,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同比增长0.2%。在地方项目完成投资总额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亿元,同比减少5.8%,房地产投资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24.4%。

地方项目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非国有投资继续领先。全区非国有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62.8%,占整个地方项目投资的比重为44.7%,是拉动全区地方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二是投资结构变化明显。2007年全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亿元,同比下降46.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0.6亿元,同比增长2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亿元,同比增长0.7%。三是房地产开发增势强劲。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住宅投资完成1.7亿元,增长61.7%。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3%;房屋竣工面积1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商品房房屋销售面1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2万平方米,占商品房销售的90.2%。

四、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随着我区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供给充足,消费需求有效扩大,消费热点不断显现,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20.1%。

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特点是:一是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发展快于农村。市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1亿元,同比增长23.2%;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15.0%。二是批发零售贸易业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体。2007年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7%。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继续领跑消费品市场。2007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2%。四是餐饮市场火暴。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19.6%;

市场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八大类分类价格指数呈现“五涨三跌”格局。其中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4.1%、2.3%、1.5%、1.4%、4.6%;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5%、1.8%、0.8%。在食品类价格中:蛋类价格上涨33.3%,油脂价格上涨16.8%,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39.6%,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1.4%。

原材料、燃料与动力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9.0%,涨幅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上涨7.5%,涨幅比上年提高 0.2个百分点。

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5.7%。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水平上涨5.5%。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水平上涨6.0%。全年房屋租赁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6%。全年土地交易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3.4%。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