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同心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吴忠市同心县统计局

同心县统计局

(2009年4月16日)

2008年,同心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各项调控政策,以生态移民、产业结构调整、新区开发和县城建设“三大战役”为抓手,以夯实跨越式发展基础和全力打造具有浓郁回族风情生态商贸县为目标,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克服旱灾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使县域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较好势头。

一、综合

全县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931万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1640万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5046万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245万元,同比增长14.3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4977元,同比增长10.1%。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7年的27.9:37.5:34.6调整为2008年的28.5:36.0:35.5。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12368万元,同比增长8.2%。其中:种植业产值57412万元,林业产值3856万元,畜牧业产值47933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产值3167万元。

种植业: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9871.2公顷,同比下降1.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0734.27公顷,同比下降5.3%;粮食产量210114吨,同比增长8.9%。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7834.27公顷,产量157405吨,马铃薯面积15907.4公顷,产量19518吨;油料播种面积5679公顷,总产量6389吨;西甜瓜面积4405公顷,总产量178403吨;水果产量6840吨;新增枸杞面积533公顷,累计面积达2790公顷。

林业:全年完成造林5.2万亩,封山育林面积5万亩,其中本年新封2万亩;零星(四旁)植树40万株;本年新育苗木面积1365亩,苗木产量300万株。

畜牧业:2008年底,大牲畜存栏6.6万头,同比增长5.3%,其中牛存栏5.4万头,同比增长8.0%,羊只存栏47.3万只,同比增长7.7%;生猪存栏0.84万头,同比下降7.7%;家禽存栏76.1万只,同比增长102.9%。全县肉类总产量1.32万吨,同比增长13.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8.4万千瓦,同比增长2.8%;大中型拖拉机351台,同比增长17.8%;农用运输车6103台,同比增长14.5%;农村用电量5139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7.7%;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7626吨,同比增长10.5%;年末耕地面积210.5万亩,其中水浇地26.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08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77154万元,同比增长4.7%;完成工业增加值51376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344万元,同比增长1.5%,工业增加值19869万元,同比增长17.8%。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670万元,同比增长81.5%。全县三级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9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467万元,同比增长38.7%,竣工产值16008万元,同比增长4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305平方米,同比增长33.7%,竣工面积96501平方米,同比增长59.4%,工程结算收入16348万元,同比增长4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势强劲。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911万元,同比增长111.6%,增速居全区第一。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63545万元,同比增长100.3%;区属固定资产投资49366万元,同比增长128.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93247万元,同比增长120.8%。

五、交通邮电业

全县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2008年,投资2.7亿元改扩建农村公路12条203.5公里,完成银平公路过境段道路改线及三条连接旧城道路18.6公里,新区道路、排水及路基工程3条2.4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15.5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69万元,同比增长23.2%。征订各类报刊杂志累计179万份,同比增长9.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116户,其中:城市用户5980户,农村用户15136户,年末小灵通用户6280户,移动用户22000户,互联网宽带业务住宅用户达到3267户。

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02万元,同比增长13.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级零售额32471万元,同比增长8.4%;县以下零售额10531万元,同比增长33.9%。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7509万元,同比增长16.3%;集体经济实现395万元,同比下降41.3%;私营经济实现5646万元,同比增长13.0%;个体经济完成29452万元,同比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40569万元,同比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433万元,同比增长14.7%。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支均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44万元,增长20.1%,比上年同期上升17.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321万元,同比增长16.9%。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公共服务事务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5146万元,同比增长44.8%。其中:环境保护支出7176万元,同比增长4.4倍,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036万元,同比增长2.2倍,农林水事务18728万元,同比增长1.3倍。

金融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24923万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9329万元,同比增长44.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7739万元,同比增长15.8%。全年保费收入2494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333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161万元。各项赔付支出723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665万元,人寿保险赔款58万元。

八、教育、卫生、文化

巩固“两基”成果,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2008年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2所,在校学生79124人,教职工3204人。其中:专任教师3067人。全县有中等专业学校1 所,在校学生188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949人;普通中学学校数19所,在校学生数22477人;小学学校数291所(其中教学点112个), 在校学生数48956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不断巩固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妇幼保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了加强。改扩建王团等8所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89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所。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中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所1所、卫生监督所1所。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50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2人,注册护士177人。卫生机构现有病床数406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