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同心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文化、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文化馆1个,国家三级图书馆1个,文管所1个,革命烈士纪念馆1个,档案馆1个,群众体育工作部1个,有综合性文体广场2个,有社区文化体育健身场所5处,扶持建立农村文化示范室(点)23个,组建农民艺术团队6个。举办各类大型文艺和广场文化演出20场次,观众达到20余万人次。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用户达6100户,入户率为38.1%。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底,全县总人口3815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924人,占总人口的25.4%;回族327300人,占总人口的85.8%。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县人口出生率16.76‰,同比减少1.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34‰,同比上升0.4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42‰。2008年末,全县已婚育龄妇女62748人。本年度结扎1607例、上环4003例。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81.25%。 截至2008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801人,同比减少63人,同比下降0.6%。其中:在岗职工10423人,同比增加55人,同比增长0.5%。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6667.5万元,同比增长12.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6250.4万元,同比增长14.7%。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24678元,同比增长14.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267元,同比增长14.1%;2008年登记失业人数5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8%。 2008年,县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务输出产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努力克服灾害气候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8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603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947.8 元,同比增长22.9%;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人均1321.8元,同比增长12.6%;转移性纯收入人均306.84元,同比增长21.1%;财产性纯收入人均26.56元,同比增长69.9%。 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5.34元,同比增长26%。在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7318.43元,经营净收入619.19元,财产性收入327.78元,转移性收入702.37元。人均消费支出7468.17元,同比增长63.12%。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保障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78人,同比增长9.2%。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713人,同比增长0.8%。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72人,同比增长2.2%。全县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50148人,参合率达91.98%,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29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180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4768人。全县有老年人福利服务中心1个,拥有床位120 张,收养五保老人40名。 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2008年,我县以“两大工程”建设为契机,以“折违、除旧、改丑、清脏、治乱、植绿”为主要内容,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工程。拆除违章及破旧建筑74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0万吨,新增果皮箱110个,完成各类造林2.7万亩,植树1600万株,新增绿色通道2780亩,改建公园4处。2008年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77.4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达2667吨,工业废水排放量5100吨。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2008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4起,同比下降53.0%。死亡14人,同比下降13.0%;受伤23人,同比下降39.0%;直接经济损失36.8万元,同比下降28.2%。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起,同比下降42%,死亡13人,同比下降13.0%;受伤23人,同比下降41%,直接经济损失2.18万元,同比下降24.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