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同心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吴忠市同心县统计局

(2008年3月20日)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中心大局,把搞准统计数据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原则,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加强统计分析研究,提高服务水平为基本任务和目标, 发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全县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24万元,同比增长13.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8020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51212万元,增长33.4%;建筑业增加值6808万元,同比下降2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3342万元,增长7.4 %。

二、农业

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顺应自然规律,发挥比较优势,落实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建设基础、扩大规模等措施,农业和农村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0557万元,同比增长16.4%。克服了春季大旱、晚秋大涝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总量实现稳步增长,特色种植业优势明显。

全年共完成种植业总产值41115.1万元,同比增长22.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36.2万亩,同比增长29.3%,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3万吨,同比增长43.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4.5万亩,产量14.8万吨,马铃薯面积23.9万亩,产量1.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6.1万亩,总产量0.4万吨;西甜瓜面积5.5万亩,总产量6.9万吨;水果产量3475吨;新增枸杞面积0.3万亩,累计面积达3.4万亩。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4646.9万元,同比增长7.5%。肉类总产量达到1.16万吨,同比增长0.9%。年末大牲畜存栏6.3万头,同比下降4.5%,其中牛存栏5.0万头,同比下降3.8%,出栏4.0万头,同比增长3.6;生猪存栏0.9万头,同比下降10.0%,出栏0.9万头,同比下降8.2%;羊只存栏43.9万只,同比下降1.3%,出栏30.9万只,同比增长1.5%;鸡存栏37.5万只,同比增长50.0%,出栏28.9万只,同比增长41.7%。

全县林业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同心圆枣”基地建设和北沟生态治理项目效果显著。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3117.5万元,同比增长17.4%。全县完成造林5.3万亩,同比增长23.3%。封山育林面积21.2万亩,其中本年新封1万亩;零星(四旁)植树85万株;本年新育苗木面积450亩,苗木产量50万株。当年种植红枣1.74万亩,累计达到4.7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7.9万千瓦,同比增长2.3%;大中型拖拉机7969台,同比增长0.4%;农用运输车5330台,同比增长1.1%;农村用电量3731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6.8%;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5007吨,同比增长6.8%;年末耕地面积201.02万亩,其中水浇地24.37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全县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7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9244万元,同比增长39.0%;其中企业完成总产值166391万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1212万元,同比增长33.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5434万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工业增加值27676万元,同比增长18.0%。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808万元,同比下降25.3%。全县三级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0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874万元,同比下降14.8%;竣工产值10763万元,同比下降19.9%;施工面积73553平方米,同比下降17.4%;竣工面积60553平方米,同比增长1.4%;工程结算收入10926万元,同比下降18.2%.工程结算利润768万元,同比增长123.9%。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由于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明显下降。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67万元,同比下降23.7%。其中:县属会固定资产投资31717万元,同比下降16.8%:区属固定资产投资21650万元,同比下降32.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42237万元,同比下降20.5%。

五、交通邮电业

全县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2007年,新建改造乡村道路10条121.6公路,全县通车里程1508.27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62万元,增长23.2%;报刊杂志累计份数163.8万份,同比下降1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672户,其中:城市用户9806户(含小灵通用户7728户),农村用户15808户,年末小灵通用户7728户,铁通用户5330户。年末移动通信达到81802户,其中移动用户59872户,联通用户21930户。互联网宽带业务住宅用户达到2537户。

六、商业贸易餐饮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30万元,同比增长12.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级零售额29965万元,同比增长22.1%;县以下零售额7865万元,同比下降12.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6456万元,同比下降21.3%;集体经济实现673万元,同比下降47.5%;私营经济实现4996万元,同比下降2.6%;个体经济完成25705万元,同比增长3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35709万元,同比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121万元,同比增长32.0%。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支实现了较快增长。2007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7332万元,同比增长56.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18万元,同比增长2.3%;一般预算支出58786万元;同比增长42.1%。

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2789万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5873万元,同比增长4.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9257万元,同比增长13.8%。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307.5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47.5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660.0万元。各项赔付支出373.5万元,同比增长86.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303.5万元,人寿保险赔款70.0万元。

八、教育卫生事业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教育事业明显增强。2007年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1所,在校学生76242人。教职工3579人,其中,专任教师3354人。全县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334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987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594人,初中在校学生2817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生21132人;小学校290所(其中教学点107个), 在校生507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