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同心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5个,床位323张,卫生技术人员511人,其中,执业医师191人、执业助理医师42人,注册护士173人。全县综合医院2所,卫生技术人员318人;乡卫生院10所,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技术人员36人;其他卫生机构2所,卫生技术人员43人。全县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18668人,参合率为86.94%。开工建设了县医院门诊大楼、回民中医院住部、8所乡镇卫生院、189个乡村卫生室和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不断巩固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妇幼保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了加强。 九、劳动就业和居民生活 劳务经济效益明显。全年输出劳务人员7.9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7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29元,同比增长9.8%。 截至2007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864人,同比减少575人,同比下降5.0%。其中:在岗职工10368人,同比减少233人,同比下降2.2%。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3637.6万元,同比增长26.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2880.8万元,同比增长27.3%。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21489元,同比增长34.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154元,同比增长30.7%;2007年登记失业人数6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8%。 2007年,县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务输出产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克服了春旱秋涝等不利气候的影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13.7元,同比增长16.5%。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771.4 元,同比增长9.5%,其中,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99.6元,同比增长13%。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高达34.9%,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人均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1173.3元,同比增长24.5%,家庭经营中的第一产业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001.4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农业纯收入650.9元,同比增长33.1%,畜牧业纯收入为350.6元,同比增长24.6%,二、三产业的纯收入人均171.9元,同比下降0.7%;转移性纯收入人均253.3元,同比增长8%;财产性纯收入人均15.6元,同比下降12.6%。 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0.1元,同比增长24.7%。在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4569元;经营净收入1431.4元;财产性收入269.7元;转移性收入599.9元。人均消费支出4578.3元,同比增长24.7%。八大类支出中,食品支出1429.3元、衣着支出564.1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216.1元、医疗保健支出514.7元、交通和通信支出543.4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73.2元、居住支出558.2元、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1279.0元。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年末全县总人口3538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383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0545人,女性人口173258人,人口性别比为104.2:100;全县人口中,回族299438人,占总人口的84.6%。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人口出生率16.3‰,同比减少0.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91‰,同比下降0。9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2.39‰,同比上升0.28个千分点。在2006年创建的韦州等4个一无乡镇的基础上,新创建丁塘镇等4个一无乡镇。 2007年末,全县已婚育龄妇女57513人。本年度结扎2025例、上环4263例。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82.6%。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