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9 绵阳市统计局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2009年,全市举办100人以上群众体育活动2730次,参加人数达130万人。晨晚练站点906个,每天相对稳定参加锻炼的人数34万。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监管和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加大。2009年共对10家工业企业和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实施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全市共有污水处理厂5个,污水日处理能力为23.3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

环境质量稳定改善。2009年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有351天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达标率为96.16%,空气质量良好。主要流域涪江三台百顷出境断面水质每月监测1次,12个月均达到和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涪江干流水质状况良好。城区共布设噪声监测点213个,声级监测覆盖面积34.1平方公里,履盖人口54.5万人,年度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统计平均值为52.2dB(A)。

安全生产仍不可松懈。2009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370起,比上年增长38.8%;死亡262人,比上年下降7.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26起,比上年增长48.8%;死亡209人,比上年下降2.4%。工矿商贸事故46起,死亡51人;火灾344起,死亡1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2009年末总人口为544.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81.5万人,女性人口263.2万人;农业人口404万人,非农业人口140.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6‰。计划生育率为92.8%。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1元,较上年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64元,增长7.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2元,比上年增加399元,增长8.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6051元,比上年增长54.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9.3亿元,比年初增加118.7亿元,增长20.1%。

全市城镇在岗职工34.5万人,比上年增长1.8%;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730元,增长21.7%。

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2.3万人,当年新增2.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比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全市有1.7万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会保障不断发展。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6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5.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7.6%、8.5%、39.6%。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9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12.7万人、农村居民22.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18.9%。失业保险金标准为385元/月。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8个,床位数1.6万张。

注:

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绵阳统计年鉴2010》为准。

2、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产值绝对数及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GDP及分产业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

5、年末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计生委提供数据。

6、由于科学城数据涉秘,故2008年起社会保障方面数据不再包括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