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澄城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22 渭南市澄城县统计局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县各类保险各项保费17339万元,赔付金额425万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3年,全县上下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推广30余项科学技术,开展各类科技培训500余场次,召开推广观摩现场会50余场次,培训达10万人次,有190余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在全县建立了种、养、加科技示范点。已发展民营科技企业20余家。上报中、省、市科技项目5项,获立项项目3项。科技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

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县276所学校,在校学生78155人,共有4069名教师,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危楼校舍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文化机构28个,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40次,送戏下乡400场次。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全县有线电视入户数为9450户,增长16.70%。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7个,拥有各类病床1023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45人,其中医生512人。县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医院门诊楼、妇幼院住院楼、防疫站综合监测楼等工程建成并投用,全县266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卫生所,全年疫苗接种率以村为单位实现了85%的目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我县少儿体校向上级体校输送体育苗子26人,其中:省体校7人,渭南运动班6人,市体校13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环保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监理污染源209家,监理频次达1800余次;全年征收排污费81.00万元;受理群众投诉环保案件16起;对6家单位实行了重点监控。保证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遏制了部分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趋势。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计划生育率96.48%,人口出生率6.96‰,死亡率4.28‰。全县年末总人口381133人,比上年减少3417人,其中:男性196706人,女性184427人,分别是人口总数的51.61%和48.39%;按年龄阶段分:18岁以下97733人,18—35岁以下103537人,35—60岁130748人,60岁以上49115人;人口性别比较平衡,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68‰。

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就业渠道不断拓宽。2003年全县从业人员27316人,较上年下降3.20%。其中:在岗职工27129人,较上年下降1.60%。从业人员报酬22920万元,较上年增长6.69%。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2860万元,较上年增长7.55% 。职工平均工资8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元,比上年提高0.22%。

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收缴养老金759万元,医疗保险金112.86万元,基本保证了全县2302名退休职工的工资发放,总发放金额为1285.65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全县共安置城镇退伍兵和志愿兵225人,各类优抚对象1345人,发放救灾款480万元。为全县2.7万人发放了450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注:本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口数以公安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