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澄城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邮电通讯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 1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0% 。 2001 年,全社会客运周转量 7415 万人公里。邮电业完成业务总量 4054 万元,年末电话用户达 40679 户,市话用户达 19995 户,年内净增 3322 户;农话用户发展到 20684 户,年内净增 8426 户。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 98.0% 。传呼和无线电移动电话用户增势明显,电信数据通讯、公众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用户逐步增加。 六、国内贸易 2001 年,在国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等政策作用下,我县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37534 万元,较上年增长 1.4% 。按销售地区分:县城区零售额实现 22821 万元,较上年增长 0 .6% ;县城区以下售额实现 147134 万元,较上年增长 2.8%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 15360 万元,较上年增长 11.4% ;集体经济完成 7398 万元,较上年下降 36.5% ;其它经济完成 14776 万元,较上年下降 8.7% 。 七、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工作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开发求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快发展内外型经济、不断拓宽外贸出口进货渠道。全年外贸供应出口总额 1501 万元,比上年增长 53.2% 。全县签订正式合同 1 个,成交额 7500 万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 2001 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6296 万元,同口径下降 0.06% ;财政支出 12730 万元,较上年增长 16.8% ,其中:用于文教、卫生事业支出 4052万元,比上年增长 7.7% ;基本保障了重点建筑资金和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金融形势良好。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14399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2380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9% ;各项贷款余额 109117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2% 。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县各类保险各项保费 108018 万元,赔付金额 425 万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1 年,全县上下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年内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 250 余场次,培训人员 10 万人次, 2001 年组织实施科研项目 19 项,其中:技术推广项目 6 项,星火计划项目 4 项,产业化项目 3 项,科学研究项目 12 项,新产品开发项目 12 项,软科学研究项目 4 项,上报省市推广项目 3 项,其中省级 1 项,市级 2 项。科技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 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1 年澄城县高级创新中学成立。全县在校学生 6 万余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危楼校舍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文化机构 103 个,从业人员 713 个,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2130 次,年内各级深入农村演出和辅导演出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 86 场次,送戏下乡 310 场次。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不断提高。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机构 38 个,拥有各类病床 1380 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446 人,其中医生 738 人。县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医院门诊楼、妇幼院住院楼、防疫站综合监测楼等工程建成并投用,全县已实行合作医疗的 160 个行政村稳步推进,健康发展,全年疫苗接种率以村为单位实现了 85% 的目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01 年成功举办了渭南市第九届乒乓球比赛。组队参加了渭南市第九届运动会,取得了竞赛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获金牌 29 枚,银牌 18 枚,铜牌 20 枚,同时荣获体育道风尚奖。为省、市输送专业人才 8 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环保自身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1 年,监理污染源 324 家,监理频次达 1123 余次;全年征收排污费 71 万元,下达污染治理补助资金 32.5 万元;受理群众投诉环保案件 20 起;对 43 家排污单位实行了申报登记,对 18 家重点控制单位实行了建档管理。保证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遏制了部分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趋势。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计划生育率 95.2% ,人口出生率 8.5 ‰,死亡率 4.5 ‰。全县年末总人口 385853 人,比上年增加 717 人,其中:男性 200234 人,女性 185619 人,分别是人口总数的 51.9% 和 48.1% ;人口性别比较平衡,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4.0 ‰。 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2001 年全县从业人员 28557 人,较上年下降 3.2% 。其中:在岗职工 28425 人,较上年下降 2.5% 。从业人员报酬 17241 万元,较上年增长 3.0% 。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17185 万元,较上年增长 3.5% 。职工平均工资 60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76.5 元,比上年提高 0.5% 。 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收缴养老金 38.9 万元,医疗保险金 37.9 万元,基本保证了全县 1890 名退休职工的工资发放。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 2001 年,全县共安置残疾人员 109 人,妥善安置城镇退伍兵和志愿兵 59 人,各类优抚对象 1287 人,发放救灾款 116 万元。 注:本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口数以公安年报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