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 规模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47892万元,增长27.4%;产品销售率为99.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35310万元,增长58.7%。利税总额60218万元,增长41.9%。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推广高新技术,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全区每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1.1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9%。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区建筑业总产值188360万元,增长4.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1500万元,增长1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持续扩大。2009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1056万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8575万元,增长94.8%。全年工业投资371337万元,增长51.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2%,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176179万元,占工业投资的47.4%。 ![]() 房地产开发企稳回升。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6470万元,增长38.9%,其中住宅投资80554万元,增长65%、商业用房投资12516万元,增长3%。商品房销售面积239456平方米,增长46.7%。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21个重点项目有3个已基本竣工。 五、内外贸易、旅游和物价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914万元,增长19.1 %。其中城市零售额365588万元,增长19.1%;农村零售额79326万元,增长19.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8994万元,增长19.2%;住宿餐饮业49766万元,增长19.6%;其他行业5368万元,增长16.5%。 ![]() 市场物价整体下降。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9.7%。 招商引资有新成果。新签约项目61 个,其中内资项目56个,审批外资项目5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26亿元,其中工业到位区外资金24.4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987万美元。 旅游事业全面发展。新建了林芳生态旅游村并创建了国家2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黑茶文化节。全区共接待各类游客502.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6.8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1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674.8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0019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837万元,增长24.6%;上划中央”两税“22947万元,增长28.8%;上划”两个所得税“7234万元,下降13%。全年财政支出126479万元,增长28.2%。 ![]()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在我区统计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7949万元,比年初增长2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8662万元,比年初增长22.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1961万元,比年初增长29.2%。工业贷款8124万元、农业贷款175255万元,分别增长47.0%、24.8% ;住房贷款157万元、消费贷款7378万元,分别下降29.6%、0.2%。 保险市场繁荣活跃。全年保费收入2881万元,下降19.8%。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申报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16项。新增科技型企业2家,达14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达9家;新增市级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承担国家及省科研项目6项,新增科技成果5项。积极推进”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水稻专基核心实验区“项目,核心试验区早稻平均亩产494.25公斤,亩增稻谷94.45公斤,增产稻谷973.5吨。全年专利申请超170件,增长30%以上。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区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212所,其中:普通高中9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初中35所、小学117所、幼儿园35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106841人,其中:普通高中生16162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3996人、初中生20508人、小学生45920人、入园儿童9947人、特校学生308人;现有在职教职工8748人。2009年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总平分继续保持了在全市的领先地位;输送飞行学员8人,获省招飞工作一等奖。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活动稳步推进。区花鼓戏剧团全年共演出220场,下乡演出62场,其他社会演出158场。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湖南超戏文化传播公司先后培训了100多名花鼓戏专业演员,发行花鼓戏碟片100多万张,演出场次近100场,继续引领赫山文化产业发展潮流。全年创作大型现代及古装花鼓戏剧本5个,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12期。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资料档案室。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作品、摄影作品、音乐艺术作品、书法美术作品、群文作品。”赫山之春“春节元宵文化系列活动、与市音协联合举办的益阳市首届爵士鼓大赛、全区中小学”三独“比赛(独唱、独奏、独舞)、与企业联姻举办的”七箭啤酒节“、与”共和国同行“十大纪念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全区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791例,发病率452/10万,全年未发生霍乱、人禽流感等疫情,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年查螺面积1790亩,查病2664人次,化疗128人,未发现阳性钉螺和急感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率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6%,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2/1000,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了妇女病普查,免费普查31200人。全区参合人数529305人,参合率92.35%。全年累计发生各类补偿金额达4461.37万元,享受住院人数达57403人次,住院人均补偿780元,实际住院补偿率为40.36%。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参加了市第十二届大众运动会,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完成了80个农民健身工程近6万平方米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建造了80片篮球场和160个乒乓球台,奠定了农村体育工作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