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10 安康市石泉县统计局

石泉县统计局

(二○○九年四月)

2008年,在喜迎奥运召开、神七飞天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同时,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把精力集中在发展上,把发展集中在经济上,把经济集中在项目上,把项目集中在效益上,突出蚕桑产业、工业及招商引资、县城建设、旅游产业四个重点,致力于快,快中求好,超计划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任务,实现了率先突破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发展加速提效。在“四个集中、四个重点”的带动下,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8100万元,增长17.8%,增速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630万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75930万元,增长27.0%;第三产业增加值48540万元,增长13.9%。呈现出“一产平稳增长、二产快速增长、三产稳步提高”的格局。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5.9%、45.2%、28.9%。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运行中的困难不断增加,蚕桑等主导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劳务经济面临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增多等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较多,推动经济发展的市场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任重道远;工业支撑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招商引资方面缺骨干项目,重招商轻安商,投资环境仍不尽如意;星级宾馆仍为空白,与蓬勃兴起的旅游业及经济形势的发展还不相称;基础条件差,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难度较大;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弱,投入渠道单一,投融资机制不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仍很艰巨。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08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基础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以蚕桑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以重点村建设为抓手,“抓两头、带中间”,全年投入财政支农资金1.4亿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复垦、农田防护,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全面完成12个新农村示范村三年规划和5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农村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观,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同时,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严格落实了村委会“一事一议”制度,农村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全年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730万元,比上年增加15892万元,较上年增长8.2%。

林业造林面积大幅增长。当年造林面积5.30万亩,增长55.1%;零星植树63.11万株,与上年持平;育种育苗面积5440亩,增长50.4%,木材采伐0.56万立方米,增长3倍。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畜牧业以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基地村和养殖大户为重点,狠抓动物防疫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养殖新技术,不断调整畜牧业生产养殖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全年大牲畜出栏1.04万头,增长28.1%。生猪出栏12.52万头,增长13.7%;羊出栏3.85万只,增长14.2%;家禽出栏74.24万只,增长7.0%。养蚕7.43万张,产茧2891吨,增长8.9%。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9699万元,增长12.8%,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随着喜河电站的建成发电,库区养殖面积有所增加。全年水产品产量811吨,增长21.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6万千瓦特,化肥使用量(折纯量)4755吨,农药使用量31吨,地膜使用量147吨,有效灌溉面积6705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33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64954吨

10.0

#夏粮

16620吨

7.1

油  料

8920吨

27.0

#油菜籽

7010吨

27.2

烤  烟

739吨

27.4

水  果

3382吨

2.2

造林面积

5.30万亩

55.1

生  漆

54吨

-3.6

油桐籽

86吨

34.4

核  桃

153吨

5.5

板  栗

633吨

15.9

肉类产量

12448吨

14.3

#猪肉

8979吨

12.9

牛肉

1672吨

28.1

蚕茧产量

2891吨

8.9

大牲畜年末存栏

2.07万头

26.8

羊年末存栏

4.15万只

14.4

猪年末存栏

14.49万头

12.9

家禽存栏

48.86万只

9.6

全年水产品产量

811吨

2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幅增长。2008年,我县始终坚持工业优先发展的定位不动摇,将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打造相结合,产业体系构筑与规模企业扶持相结合,初步完成了池河和古堰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矿产、茧丝、医药工业支柱进一步壮大,能源、建材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规范和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启动了鎏金蚕家纺生产线扩能、天成丝业及县蚕种场技改、池河桑葚醋饮项目,完成了小水电开发项目整合及梧桐寺电站建设,迎丰电站、七家湾电站和筷子铺电站扩机工程开工,全年新上规模工业企业6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6704万元(未含农电),增长61.8%,完成增加值45291万元(含农电),增长36.3%。其中本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4253万元,增长97.6%。中省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2451万元,增长3.9%。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是去年9月以后新进入4户规模企业,新增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占县属规模工业总产值17%,对全县工业增长拉动较大。二是21户规模企业除发电有限公司呈负增长外,其他20户全面增长。三是工业主管部门工作积极,各类企业增长速度均快于上年,特别是乡企局系统增长1.3倍,增幅较高。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