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绥德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县物价水平大幅上升。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7 食品类 112.9 粮食 110.2 鲜菜 110.7 衣着类 101.6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7.0 七、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计生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普实”工作和“农远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共为4.3万名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总计634万元,补助公用经费1782万元;为12324名家庭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849.7万元;进一步加大贫困大学生援助力度,为891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金贷款496万元。高考升学实现了一本上线等五个全市第一。 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为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派驻了11名科技特派员,全力提供科技服务;大力推广科技致富典型,全县芝麻蜜甜瓜套种面积已达60亩,每亩经济效益达万元;示范种植600亩横山大名绿豆;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科技示范园100棚,改造日光温室300棚;实施红枣优质丰产技术推广示范100亩;科技培训4316人(次)。 文化工作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组织参加了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专场演出,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摄录,“陕北信天游交响音乐会”等演出活动;积极申报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10月由文化部批准命名为中国秧歌之乡、民歌之乡、唢呐之乡、石雕之乡;大力开展文化遗迹保护,完成了“一步岩”石刻维修工程,完成了扶苏墓、蒙恬墓国保单位的资料申报,合龙山、一步岩、党氏庄园被批准为省级文保单位。启动了三十里铺民俗文化景区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工作。 卫生工作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管理直报工作,完成了义合镇中心卫生院迁址建设工程,为四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急救车,增强了医疗应急急救能力,新增B超、心电监护仪、生化等医疗设备217台(件),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开展了乳制品、纯净水、肉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和五次医疗卫生监督专项活动。 计生工作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重点,投资450多万元,改造和配备了县、乡计生服务站设备;全面落实八大优惠政策,创建了40个计划生育新农村。截至目前,全县共出生3434人,人口出生率9.5‰,自增率5.2‰,计划生育率98%,各项主要质量指标全面达标。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年报统计,2008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11857户,总人口为3547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5380人,农业人口2994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3‰,人口年龄构成为18岁以下人口占21%,18—35岁人口占30%,35—60岁人口占36%,60岁以上占13%。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一是农民收入呈较快增长。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41元,同比增长6.41%;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较快。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7元,同比增长39.64%,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6209元,同比增长37.65%。 九、财政、金融、保险 2008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3364万元,同比增长13.80%,地方财政支出68438万元,增长46.3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各项存款27.2亿元,增长14.29%,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15亿元,同比增长39.17%,各项贷款9.54亿元,增长7.36%。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5836人,劳动报酬38288万元,同比增长16.56%,年末参加医疗保险15052人,下降0.06%,职工养老保险人数8557人,增长30.92 %;享受农村低保42000人;享受城市低保11392人。 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8年,全县积极开展了各项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79起,同比下降22%;死亡17人,同比下降11%;受伤28人,同比下降29%;经济损失70.04万元,同比下降14%。同时,完善了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全县共召开大型信访工作会议1次、信访联席会议4次、信访案件专题工作会议46次;办结中、省、市交办案件18件,对27件重大信访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双重包案,现已办结22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0万元,实施城市监控系统工程;投资600多万元的新看守所已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开展了以冬季严打、“命案侦破”、“打黑除恶”等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07起,其中重大案件215起,刑事拘留209人,逮捕117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始终位居全市前列。一年来,县纪委监察部门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83件,初核违纪案件36件,立案查处违纪案件30件,结案3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8人,收缴违纪资金44万元。全县上下出现社会治安稳定、人心安定、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的一片繁荣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