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9 宝鸡市凤县统计局

凤县统计局

2010年3月18日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全省十强县为目标,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重点,科学应对金融危机,积极实施“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三个百万”工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先后荣获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科普惠农先进集体、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名县等国家省市级各类荣誉39项。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34.52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16.1%。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5.3:74.0:20.7。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45538元,折合6667美元。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69万人,比上年增长7.8%,其中:机关、事业、企业单位1.17万人,增长10%;农村从业人员4.52万人,增长7.2%。全年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302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低于控制指标0.85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县财税总收入4005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778万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增值税1524万元,营业税1965万元,企业所得税865万元,资源税1800万元,城建税1182万元。全县地方财政支出40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农林水事务611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5137万元,教育5882万元,医疗卫生254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4708万元。

二、农    业

农村经济在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出现了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2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7%。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64万亩,比上年减少 4.8%。粮食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3.69万吨,增长 8.5%;其中:夏粮产量0.53万吨,玉米产量3.16万吨。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蔬菜5.2万亩,花椒、苹果、中药材留存分别达到4400万株、7万亩和6.9万亩。

畜牧业生产增势强劲,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顺利推进。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081万元,增长87.3%。全年肉类总产量7250吨,比上年增长47.7%,其中:猪肉6056吨,增长222.3%;家禽肉778吨,减少63%。年末牛存栏1.62万头,猪存栏11.65万头,增长367.9%;羊存栏14.61万只,增长824.7%;家禽存栏53.2万只,增长38.4%。出栏家禽51.9万只,比上年减少66.3%。新建生猪养殖示范村15个,建成了红光、天相、天易3个万头仔猪繁育场,发展千头规模以上养猪大户18个,百平方米养猪大户527户,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0万头。

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全县完成封山育林1.5万亩,人工造林0.6万亩,飞播造林3万亩。当年总造林面积9.59万亩,比上年增长88%。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花椒产量达到3500吨,比上年增长27.3%;板栗62吨,增长3.3%;核桃380吨,增长26.7%。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年度改革任务。

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6%;农用拖拉机1914台,农用运输车辆2728辆。年末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0.61万吨,比上年增长13%。新修户用沼气1570座,累计达到5375座。完成了5个乡镇30个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个,重点村12个;新修人饮工程65处,解决了11380人饮水困难。修复灌溉工程8处,恢复灌溉面积2350亩,新修基本农田2150亩。建成通村水泥路59.6公里,通乡油路23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出台了《凤县鼓励企业全面恢复生产十条应急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县工业经济的影响。东岭饱和发电、福和德贵金属回收利用、金成石墨深加工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积极实施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留凤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园区承载能力,新入园企业13户。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跻身全省重点县域工业园,留凤关循环经济示范区被列为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户,过10亿元企业1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实现增加值31.51亿元,增长24.2%。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93.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8.17%;实现利税3.23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93亿元。

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铅精粉含铅量

26166

11.5

锌精粉含锌量

91202

2.2

硫酸

万吨

17.28

6.1

水泥

万吨

16.86

25.7

锌锭

万吨

9.41

8.1

铅锭

黄金

万吨

万两

2.16

8.03

34.5

27.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在凤县注册的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家,完成施工产值1500万元,从业人员220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41亿元,比上年增长9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17亿元,增长15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当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4亿元,增长45.8%。2009年,城镇施工项目数201个,比上年增长204.5%,其中新开工项目125个,增加项目76个。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16亿元,增长303.9%;第二产业20.93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18.08亿元,增长175.3%。投产项目150个,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9.46亿元,增长158.8%。

重点项目顺利完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0个,凤县东岭饱和蒸气发电、花椒芽菜深加工、梅花鹿产品深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及微晶板材加工、碧水嘉苑小区开发、农村灾民建房、微晶材料生产项目等105个项目已竣工或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五吨黄金冶炼、100万吨水泥生产、黄金大厦建设、5万头生猪育肥场建设、瓦房坝锑金矿开发、战略金属园区建设、唐藏曹家庄大理石开发、温江寺水电站建设、凤州滨江花城生态小区建设、多金属共生矿综合回收等38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创新招商方式,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节会招商,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71个,合同、协议引资额42亿元,落实到位资金1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43%。被中国县域经济协会、中国品牌协会、中国营销学会授予2009年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名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