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甘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按照县委十九届三次全会的要求,大力实施“石油兴县,菜牧富民,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实现了全县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07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2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10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99610万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26842万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2.7%、71.4%、15.9%,分别拉动GDP增长0.9、8.1、和3.1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产三产比重下降,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三个产业的结构由2006年的11.4:68.5:20.1调整为2007年的11.2:70.0:18.8。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县坚持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工程,提高科技种养水平,秋粮喜获丰收,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23万元,比上年增长9.14%,增速比上年提高4.8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7950万元,增长10.5%;林业产值746万元,增长11.5%;牧业产值6859万元,增长6.3%;渔业产值38万元,增长19.7%;服务业产值830万元,增长2.3%。粮食总产量40087吨,比上年增加6343吨,增长18.8%;油料产量345吨,增长4.5%;水果产量6069吨,增长2.9%;豆类产量5020吨,下降5.0%;蔬菜面积1435公顷,下降1.3%;蔬菜产量70410吨,下降0.01%。年末累计大棚10646座,下降1.9%。 2007年,全县大家畜年末存栏11710头,增长17.4%;生猪年末存栏31006头,增长8.2%;生猪出栏28352头,增长15.1%;羊子年末存栏13043只,增长19.5%;羊子出栏6240只,下降48.3%;家禽年末存栏71.3万只,增长4.2%;家禽出栏44万只,增长1.4%;肉类总产量3601吨,增长6.6%,禽蛋产量3500吨,增长6.1%。 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当年造林(按85%成活计)867.6公顷,增长68.1%;当年育苗面积52.46公顷,增长22.0%。 蔬菜、畜牧、水果三大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提高明显。2007年,全县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723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现价下同),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5.2%。其中:蔬菜产值9147万元,增长18.1%,占总产值的34.6%;牧业产值6859万元,增长26.4%,占总产值的26.0%;水果产值1228万元,增长9.1%,占总产值的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骨干产业稳步发展,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我县围绕“石油、白酒、建材、食品加工”四大工业格局,在全力支持和帮助石油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继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开发,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使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9031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工业实现增加值96776万元,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5145万元,增长16.7%;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3886万元,增长27.1%;其中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3768万元,增长27.7%。工业总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6.4%上升到68.0%,上升了1.6个百分点。原油产量452725吨,增长9.0%。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快速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3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完成税金17524万元,增长10.6%。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2007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3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9969万元,增长22.7%。其中建筑工程17598万元,增长66.0%,安装工程237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63万元,比上年增长28.9%。从三次产业看,全县城镇投资用于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494万元、77006万元、620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倍、34.2%、下降39.6%。在第一次产业中用于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494万元,增长7.4倍;在第二产业中石油开采完成投资76751万元,增长35.9%;在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邮电及仓储业完成投资3208万元,下降12.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081万元,增长11.0倍;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03万元,较上年下降90.6%。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公路货运量69万吨,比上年增长43.8%,完成货物周转量5540万吨公里,增长59.2%;完成客运量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50万人公里。全县已通公路的乡(镇)8个,已通公路的行政村116个。全县拥有各种客货车1629辆。 通信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已向农村迅速延伸,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7年,全县完成邮政通讯业务收入395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2253万户,增长26.2%;其中住宅用户12341万户,增长12.2%;城市电话用户16090户,增长14.9%;农村电话用户6163户,增长5.7%。全县移动电话用户43972户,增长29.7%。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3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从城乡看县城消费零售额9297万元,增长14.2%,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1%;县以下零售额5433万元,增长14.0%,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9%。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01万元,增长24.3%;其他行业零售额348万元,增长13.6%。 对外经济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共计出口额达到160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6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080万元,增长17.2%。财政总支出367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947万元,增长49.6%;农村水利服务支出5528万元,增长17.1%;教育支出7349万元,增长1.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10万元,增长38.8%;医疗卫生支出1937万元,增长15.6%;社保支出1617万元,增长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