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甘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0 延安市甘泉县统计局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存、贷款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011万元,比年初净增14163万元,增长17.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363万元,比年初增加12324万元,增长29.3%。各项贷款余额77367万元,比年初减少6340万元,下降7.7%。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总额22749万元,比年初减少6948万元,下降23.4%;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支出总额25140万元,比年初减少9340万元,下降27.1%。

保险业较快发展。2007年,全县保险费收入1652万元,比上年增长67.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665元,增长35.7%;人寿险保费收入987万元,下降99.0%。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523万元,增长21.3%。

八、教育

教育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全县拥有各类学校80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7所,小学7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429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867人,小学在校学生6830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548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603人,小学教师906人。全县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424人,教职工19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

九、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7年,全县文化事业机构12个,其中:乡镇文化站9个。全县有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3420件)。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5026户。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6%和99.4%。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8人,卫生机构床位205张。

十、人口和环境保护

2007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81293人,男性42334人,女性38959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3321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37‰,死亡率为5.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1‰。

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县环保系统共有职工20人。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城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全年可削减COD30吨,较上年削减5.2%;可削减SO50吨,较上年削减12.2%;累计建成清洁文明井场1717个,建成率达86%;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较上年增加5天;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建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0.46%、30.38%和10.1平方米;全年共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2万吨,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5%以上,进场垃圾处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75%。城市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完成供水41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895元,较上年净增3476元,增长21.2%。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895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3135.6元,比上年增加311.6元,增长11.0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00元,净增加1931元,增长26.6%。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5773人,比上年增长0.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571人,增长23.2%;参加医疗保险职工5160人,增长3.2%。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乡居民3789人,其中城市1285人,农村2504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

按可比价计算。

3、户籍人口为公安年报数;常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

4、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为农村住户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