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阎良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9 西安市阎良区统计局

全年实施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项,其中实施国家、省级富民强县专项2项,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中介机构)6家,科技示范乡镇一家,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1个。全年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资金457万元。全年申请专利188件,专利授权81件。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在城区建设科普宣传画廊5处,培训干部群众1.5万人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区艺术表演团体5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文化事业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主题,积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共组织开展大型文体活动10余项。在百场电影进社区活动及农村数字电影”2131“工程中,在全区社区及农村放映电影 1160余场。

加强全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兴街道办事处、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北屯街道办事处文化站配置图书、乐器、音响等器材,完成关山镇文化站建设。建设武屯镇广阳村、北屯街办李浩村等11个村及皇冠花园社区、凤华小区、文化路社区等6个社区全民健身广场。为关山镇康桥村、新兴街道办事处井家村等20个农村文化室及凤凰街道办事处凤东社区配备了锣鼓、秧歌、秦腔自乐班活动器材21套;建成关山镇关山村等农家书屋5个,并为每个书屋配置图书1000余册。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围绕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开展了形成多样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有线电视24小时不间断,无线每天17小时。制作的电视节目每天半小时以上。

卫生: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7 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1653 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 456 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1278 张。全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达151908人,参合率98.14%。

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2008年3月份完成了凤凰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251135人,比上年末增加1086人;其中农业人口163150人,非农业人口87985人。全区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 。依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年末阎良区常住人口为25.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494人,出生率为9.68‰;死亡人口1443人,死亡率为5.6‰;自然增长率为4.08‰。

人民生活: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3.78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131元,其中企业38471元,事业37885元,机关35601元。区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635元。

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达到15534.3元,比上年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10071.7元,经营性收入为449.8元,转移性收入为6494.8元,财产性收入为94.1元。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人均11263.8元,其中居民家庭食品类消费支出为3839.5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4.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3.3平方米。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39元,比上年净增 1010 元,增长20.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406元,工资性收入1553元,财产性收入445元,转移性收入53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59元,比上年增长33.2 %;其中居民家庭食品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7.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2.5平方米,增长50.6%。

就业:全区单位从业人员4.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17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3%。

全区乡村从业人员8.87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48万人。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48752人、15502人、34394人、5523人和5016人,比上年末净增2791人、1401人、450人、1146人和1148人。全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7380人,比上年末净增7203人,覆盖率为8.3%,高于上年6.3个百分点。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358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8195人。

全区福利企业4家。全年共发行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08.97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安全生产

资源:全区土地面积24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6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 25.01万亩,比上年减少0.0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24.13万亩,比上年减少0.11万亩;其中水浇地24.1万亩,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99.9%;建设用地8.74万亩,比上年增加1.06万亩。

环境: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301天,占全年天数的82.5%。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噪声降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6.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4.6分贝。

城镇环保工作有新进展。创建省市级绿色文明单位8个;省级环境优美镇街1个;区级生态示范村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工程1个。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率达到99.9%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试运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

城市建设:城市环境、服务功能日益改善。年末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90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率85%;全年天然气总供气量305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为3.09%。垃圾生活无害化处理率为83.86%。建成区绿地率达到68%。出租车拥有量173辆。

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城市道路日益通畅,全区城区道路达到41公里。迎宾大道工程投资3320万元、人民路东延工程投资252万元、老街道西延工程完成230万元。润天大道改造项目投资240万元、全区人行道改造投资140万元等项目的实施使阎良区城区道路改善。

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项目已基本竣工,铺设管道9.2公里,完成投资3800万元。城东供热中心正在建设中,完成投资180万元。

城市美化、亮化。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完成迎宾大道南延段和前进路中段绿化,完成西飞国际601厂、西飞大道西飞多功能餐厅、人民路西飞防疫站等7处1056延米的拆墙透绿改造。文化东路路灯安装工程竣工,城市夜景更加靓丽。

安全: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强化。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1起,死亡19人,重伤44人,直接经济损失74.2万元(其中交通事故67起,死亡1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8.57%,5%,10.2%,18.28%。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