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4-09 普洱市统计局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货物周转量

货物运输量

旅客周转量

旅客运输量

运输方式

绝对数(万吨公里)

增长(%)

绝对数(万吨)

增长(%)

绝对数(万人公里)

增长(%)

绝对数(万人)

增长(%)

总计

278742

17.4

2163

12.3

220002

12.4

2233

11.9

公路

278455

17.9

2121

11.3

217864

12.3

2151

11.9

水路

287

-75.5

20

1.5

2138

20.8

63

7.1

航空

19

41.5

注:国道中思小公路划西双版纳3公里,省道、县道部分调整。

(二)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量6804万元,增长10.0%;电信业务量20400万元,增长1.8%;移动业务量60384万元,增长8.5%,网通和联通业务量16655万元,增长2.2倍。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5.11万户,新增0.5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3.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0.2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13万户,新增3.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6.84万户,减少1.95万户,公用电话3.94万部,新增0.17万户,无线市话用户2.84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1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5.6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8.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8.9部。年末互联网用户达82004户,比上年增加17357户。

(三)旅游业健康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茶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旅游效应显现。旅游业持续增长,全年观光旅游的国内游客30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4%,其中:过夜游客163.04万人次,增长40.6%;一日游旅客141.09万人次,增长13.3%。国内旅游收入12.74亿元,增长19.1%。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0.99万人次,口岸入境一日游8.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32.86万美元,增长7.2%。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3.44亿元,增长17.7%。

八、金融和保险业

(一)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2.62亿元,比年初增加59.01亿元,增长2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2.3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亿元,增长34.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47亿元,比年初增加28.23亿元,增长23.7%;农业存款30.04亿元,比年初增加7.31亿元,增长32.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0.41亿元,比年初增加35.18亿元,增长2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82.93亿元,比年初增加8.87亿元,增长12.0%;中长期贷款为107.32亿元,比年初增加26.94亿元,增长33.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6.5%;金融机构现金支出568.00亿元,增长7.9%;收支相抵,货币投放6.84亿元。

(二)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6亿元,增长10.7%,人寿险保费收入2.88亿元,增长2.8%。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1.57亿元,增长0.2%。其中,财产险赔款0.99亿元,下降4.7%;人寿险给付0.58亿元,增长1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一)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职业中学13所、普通中学135所,与上年持平;小学833所,比上年减少36所;幼儿园103所,比上年增加7所。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1646人,比上年减少229人;在校生4800人,比上年增加352人;云南热带职业学院招生1124人,在校生283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67人和613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473人,在校生8002人,分别增加1092人和1493人;职业中学招生7676人,在校生12371人,分别增加4068人和4085人;普通中学招生40197人,在校生117254人,分别减少241人和687人;小学招生30505人,在校生188378人,分别减少997人和3172人;幼儿园招生25121人,在园幼儿33711人,分别减少186人和602人。小学毛入学率107.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0%,提高2.1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99.9%,提高1.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5.0%,提高10.0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学率99.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73.2%,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成人技术培训毕业305998人,接受扫盲班培训10012人。全市10个县(区)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由上年的2.7%下降到2.6%。免除57.87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56.97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公用经费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补助,23.59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得到了生活补助。教育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思茅师专新校区、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工程投放使用。

(二)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共组织申报各类项目50项,比上年增加28项,其中:申报省科技厅40项;申报国家科技部10项。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53项,实施市级科技项目26项,投入经费470万元,比上年增长67.9%;专利申请45项,获准专利授权31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0项和5项。开展科技培训7162期、52.9万人次,举办了首届科学普洱专家论谈。年末全市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从业人员2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0人;开展课题研究88项,比上年增加25项;发表科技论文63篇,比上年增加26篇;经费投入2086.4万元,比上年增长9.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十、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两馆一站建设不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放映单位47个,比上年增加6个。其中:电影公司9个,电影放影1.35万场次,观众人数达25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0.05万场次和5万人次。艺术表演团体7个,国内演出385场次,比上年增加123场次;观众人数达29.8万人次,减少28.2万人。文化馆11个,乡镇文化站103个,博物馆2个,举办各种展览47场次,观展人数达1.48万人次,举办训练班80次,结业8000余人。图书馆10个,藏书62.8万册,借阅图书30.2万册次,借阅人数达30.7万人。文物管理所5个,新华书店10个,其中:书店门市部13个。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797个。《普洱日报》年发行680.4万份,《普洱》杂志出版6期,发行12.6万份。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普洱茶节暨第三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