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丽江市古城区统计局 2009年4月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衰退、年初煤电油运紧张、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缓慢等不利因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不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初步核算,经市统计局审定,2008年全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35286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增幅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0575元,比上年增加3429元,增长20%。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824万元,比上年增长5.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644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48230万元,增长15.0%,比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6%;建筑业增加值68210万元,增长15.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1.4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9597万元,增长1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2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5:31.7:60.8调整为7.6:33.0:59.4。第一、二产业比例提高,第三产业比例有所回落。非公经济也不断发展,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2.7万元,占GDP比重为64.3%,同比增长14.3%。 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图 ![]() 市场物价回稳。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古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9%,同比上涨4.9%,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9%。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的有油脂、鲜菜、肉禽及制品类、蛋类等,价格分别上涨了19.6%、9.6%、 27.1%、8.8%。 表1:2008年古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统计指标 同比增长% 统计指标 同比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 104.9 二、烟酒及用品 100.5 服务项目价格 101.6 三、衣着 99.6 消费品价格 105.9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5 一、食品 112.6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6 其中:粮食 102.5 其中:医疗保健 103.6 油脂 119.6 六、交通和通讯 101.3 肉禽及其制品 127.1 1、交通 103.1 蛋类 108.8 2、通讯 100.1 菜 109.6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 99.6 糖 87.9 八、居住 102.8 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升。全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经营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布局上做优城市,在形象上做靓城市,在功能上做强城市。投资4,900万元完成三束河至清溪水库输水管网、金甲片区排污管网和香格里大道排水系统改造,投资5,700万元实施清溪河环境整治,启动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二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完善。2008年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10.29万人,全区城市化水平达60%。投资3,700万元完成民航路、太和广场、福慧广场等一批绿化工程,“1人种活1棵树”义务植树和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创建活动推进。2008年城市绿化绿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4.13%,城市绿化率达29.13%。年内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改革30年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荣获“云南省文明城区”称号。 二、农业 2008年,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农民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860万元,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烤烟产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核桃、蔬菜、紫苏等特色产业产值达2,000万元,呈现出全区“三农”经济继续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650万元实施13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投资2,250万元实施七河西哨、金安龙山土地开发整理和金山贵峰、七河勒马小流域治理。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953万元,增长25.4%。其中:农业产值21386万元,增长25.6%;林业产值2338万元,增长29.4%;畜牧业产值23052万元,增长25.5%;渔业产值1522万元,增长1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5万元,增长26.0%。 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40032吨,比上年增加1887吨,增长4.9%。其中油料产量1586吨,同比增长14.1%;蔬菜产量32751吨,同比下降4.5%;烤烟产量801吨,同比增长10.6%;水果产量5724吨,同比下降7.2%。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08年肉类总产量12547吨,同比增长10.0 %;牛奶产量170吨,同比增长40.5 %;禽蛋产量542吨,同比增长13.9%。全年生猪出栏头数140255头,同比增长11.5%,牛出栏头数7593头,同比增长22.1%,羊出栏头数31637只,同比下降4.2%。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2008年末,全区渔产品产量达638吨,比上年下降0.5%。 表2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2007年 2008年 比2007年增长(%) 粮食 38155 40032 4.9 油料 1390 1586 14.1 烤烟 724 801 10.6 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