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施甸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施甸县统计局 2010-1-28 2009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委九届六次全会、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机遇,增加投资规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走过了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更加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完成生产总值(GDP) 1926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234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7931万元,增长26.6%,其中工业增加值24633万元,增长27.5%,建筑业增加值13298万元,增长25.0%;第三产业增加值85455万元,增长13.4%。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8:18:44调整为36:20:44。一、二、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2.5、4.7、6.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6%、35.9%、4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5927元(按年末汇率折合868美元),比上年增长11.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2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农业总产值完成140206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其中:农业产值70256万元,比上年增长6.2%,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50.1%;林业产值12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8.6%;牧业产值50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35.9%;渔业产值3960万元,比上年增长9.9%,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72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2.6%。 粮食总产量132735吨,比上年增加1833吨,增1.4%,其中:夏粮产量28995吨,比上年减少2312吨,减7.4%;秋粮产量103740吨,比上年增加4145吨,增4.2%。烤烟收购量23.5万担,收购金额17804.78万元,平均价15.15元/公斤,中上等烟比例88.76%。2008/2009榨季种植甘蔗10.9万亩,甘蔗产量35.8万吨,甘蔗入榨量35.5万吨,比上榨季减3.5%。2009年种植甘蔗103365亩,比上年减4.8%,产量303383.2吨,比上年减54516.3吨,减15.2%。 种植业结构上,粮经比例由上年的64:36调整为63:37,茶叶、蚕桑、林果、蔬菜等产业稳步发展,茶叶产量942.8吨,蚕茧产量759吨,核桃产量973.2吨,板栗产量391.8吨,食用菌产量951.5吨。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51108亩,比上年增加2309亩,增0.7%,人均耕地1.15亩,复种指数达21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44335亩,比上年增加13872亩,增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65306亩,比上年减少3018亩,减0.6%。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森林面积达到167.59万亩, 森林覆盖率44.8%。不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共完成造林72173亩,完成四旁植树57万株。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成绩,森林监测覆盖率100%,防护林工程初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公益林建设不断完善,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129700亩的管护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启动实施了省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 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我县继续做大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体系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又提升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肥猪出栏384730头,比上年增加8.1%,年末生猪存栏数达378435头,比上年减4.7%。年末大牲畜存栏86171头,比上年增长7.7%,出栏12136头,比上年增长3.7%;年末羊存栏32583只,比上年减1.96%,出栏13297只,比上年增长5.2%;年末家禽存栏446162只,比上年减0.8%,出栏495840只,比上年增长5.5%。肉类总产量达34142吨,比上年增1146吨,比上年增长3.5%。 渔业生产发展迅速。放养鱼水面面积45700亩,其中:坝塘养鱼2650亩;水库养鱼5050亩;稻田养鱼38000亩。水产品产量达3300吨,比上年增9.9%,其中人工养殖3250吨,比上年增长10.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有51座水库,水库库容量7245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5200万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92件,工程总投资6478万元,累计完成劳动积累工292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416万立方米,完成新增、恢复、除涝、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7万亩,解决了15900人饮水困难。年末累计有效灌溉面积20.18万亩,农业水利化程度达到57.8%。农业机械总动力17338万瓦特,比上年增7.3%;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912台,比上年增6.1%;拥有农用载重汽车631辆,比上年增3.4%;拥有农用运输车527辆,比上年增3.9%。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27169吨,比上年增3.4%。农业科技推广面积92.9万亩,比上年增0.3%。全县137个村(居)民委员会已全部通车、通电,全年农村用电量38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40吨,比上年增17.5%;地膜覆盖面积137728亩,比上年增6.4%;农药使用量788吨,比上年增2.5%。 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乡镇企业数3306个,比上年增加9.4%,从业人员15000人,比上年增长0.3%,乡镇企业总产值36399万元,比上年增长22.0%,乡镇企业总收入35360万元,比上年增长3.4%,乡镇企业利润总额2965万元,比上年增长5.3%,实交税金1195万元,比上年减少4.6%。增加值120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个私企业户数5059户,上年增38户,增长0.8%,其中私营企业90户,个体工商户4969户。从业人员17028人,比上年增212人,增长1.3%,其中私营企业3836人,个体工商户13192人。注册资金28120万元,比上年增884万元,增长3.3%,其中私营18450万元,个体9670万元。个私企业总产值44840万元,比上年减6333万元,其中私营11120万元,个体33720万元。个私企业总收入56050万元,比上年减7916万元,其中私营13910万元,个体42140万元。上缴税金4716万元,比上年增878万元,增长22.9%,其中私营企业1087万元,个体3629万元。个私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