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工作取得积极成就,总体经济运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经济从逐步复苏迈向新高,社会各项事业持继、健康、稳步发展。 一、总体经济 总体经济从复苏迈向新高。初步核算,全年我县GDP总量达438306万元,同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7%,创1993年来历史新高,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6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县中排名第三。GDP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经济呈逐季复苏迈向新高。从三次产业的增速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速呈逐季下降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速则呈逐季提高态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863万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2914万元,同比增长22.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529万元,同比增长13.1%,增速虽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但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今年前三季呈上升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今年前三季则呈下降态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66%,同比提高4.4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提高2.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3.14%,同比下降8.0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下降0.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0.2%,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下降1.3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我县经济逐步复苏主要靠第二产业的快速复苏拉动。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3.7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建筑业拉动经济增长2.74个百分点,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8和2.18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按照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确实加大支农惠农工作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在三个台风的袭击和病虫害灾害下,虽呈逐季下降态势,但仍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635万元,同比(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2%,实现增加值116863万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0.8个百分点。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总产值97357万元,同比增长4.4%,实现增加值57259万元,同比增长4.8%;林业总产值7040万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增加值4433万元,同比增长130.4%;牧业总产值21389万元,同比增长7.4%,实现增加值12365万元,同比增长7.7%;渔业总产值54171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增加值40559万元,同比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679万元,同比增长8.5%,实现增加值2246万元,同比增长8%。 200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2636亩,同比减少20.8%;粮食产量36860吨,同比减少26.4%。油料播种面积9722亩,同比减少21.7%;油料产量2059吨,同比减少12.8%。甘蔗播种面积139024亩,同比增长8.3%;产量497021吨,同比增长9.3%。蔬菜播种面积115113.9亩,同比增长7.6%,产量产130558吨,同比增长9.2%。水果收获面积达102277亩,同比减少1.2%;产量122287吨,同比增长3.4%。其中:菠萝收获面积5261亩,同比增长1.4%,产量7218吨,同比增长2.1%;香蕉收获面积达39665亩,同比增长6.9%,产量93861吨,同比增长1.5%。芒果收获面积达50350亩,同比减少7.0%,产量18448吨,同比减少8.9%。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全县共造林面积27272亩,比上年减少23728亩,同比减少46.5%。幼林抚育20000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 同比增长10.0%。原木采伐量实现34075立方米,增长170.4%;育种育苗实现945亩,比上年增加365亩,同比增长62.9%。橡胶收获面积7499亩,同比增长35.7%,产量746吨,同比增长35.1%。 畜牧业生产举措有力,发展势头仍然强劲。全年畜禽总肉量11414.2吨,同比增长5.6%。猪肉产量8562.8吨,同比增长8.2%,猪出栏量121278头,同比增长9.2%;牛肉产量768.1吨,同比减少5.7%,牛出栏量9012头,同比减少4.6%;羊肉产量190.6吨,同比增长5.3%,羊出栏量22862头,同比增长9.8%;禽肉产量1428.9吨,同比增长0.7%,禽出栏量100.3万只,同比增长14.5%。 渔业生产有所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实现47826吨,减少11.5%;其中,海水产品44320吨,减少7.2%;淡水产品3506吨,减少4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回升速度不断加快。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工业生产一季度虽呈负增长态势,但上半年则止跌为升,呈现出略有增长态势,前三季则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进入第四季度回升速度不断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202209万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1.8个百分点,增速比前三季提高1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21家,完成产值363295万元,同比增长26.17%,实现增加值199657万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5.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行业类别分,重工业完成产值337897万元,同比增长28.9%;轻工业完成产值25399万元,同比增长58.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工业产值71724万元,同比增长83.7%;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86577万元,同比增长21.2%;集体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994万元,同比增长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