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按经济普查口径调整后,2009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增幅全市第一,社零总额已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观音桥商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9年观音桥商圈规划区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占全区社零的91.5%;核心区域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占全区社零的77.9%。商圈的高速增长,强有力地带动了全区社零总额的增长。 从行业分组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7.0%,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6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达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1%。批发零售业仍是支撑全区社零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商品类别看,汽车类零售额25.5亿元,比上年增长59.5%,创历史新高,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个百分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6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6.9亿元,比上年增长48.5%;家电类实现零售额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8%,拉动社零增长3.2个百分点 全区商品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4.0%,绝对额突破千亿,增幅主城九区第一,提前实现“千亿商贸大区”目标。 六、外引内联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大力开展聚商新潮行动,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引资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济有了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7.45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近1/5,首次跃居全市第一,增幅达82.8%,居主城九区第二位。外贸进出口在全市总体低迷的情况下率先实现逆势回升,全市完成进出口12.1亿美元,占全市总量近1/6,居主城九区第二位,增幅比上年下降5.2%,远低于全市19.0%的平均降幅,增幅居主城九区第一。 内资成为引资亮点。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159个,实际利用内资总额达到104.3亿元,增长92.2%,利用内资总额主城第二位, 增速在主城由2008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二位。其中合同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大型内资项目共46个,实际利用内资98.7亿元,占我区利用内资总额的94.6%,1000万以下的项目1113个, 利用内资5.6亿元,占内资总量的5.4%。房地产业是我区利用内资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业利用内资占全区总额的88.8%。东部发达地区仍是我区内资的主要来源地,北京、广东和山东三省市内资总额占全区内资的77.3%。 七、交通、邮政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1%;辖区公路货物运输量3142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公路旅客运输量31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 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886.8万元,邮政业务总量5428.9万件,比上年增长4.7%,其中函件290.8万件,包裹5.5万件,报刊发行796.6万份。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今年西部旅游博览会上成功签约4.25亿元,第十三届都市旅游节五宝乔木园签约10亿元。昆明国内旅游交易会、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的成功举办,为提升江北旅游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国内旅游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71.4%;接待入境国际旅游者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1196万元,比上年增长25.0%,财政收入总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6601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1%。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了48.5%、25.6%、17.4%和57.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16627万元,比上年增长50.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61742万元,比上年下降2.2%,占地方财政支出的58.7%。一般公共服务、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支出36863万元、61760万元、40182万元和17563万元,分别增长7.8%、33.1%、28.5%和32.8%。 ![]() 金融业快速增长。目前市农商行、兴业、民生、华夏等市级分行已入驻江北,随着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的建设加快,一大批银行地区总部将入驻江北,我区金融业快速增长。年末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5.6亿元,比年初增长4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5.8亿元,比年初增长35.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2.9亿元,比年初增长35.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比重为4.6%,比2008年的2.1%提高了2.5个百分点,2009年我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4.8%,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7.6%,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保费收入342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人身险收入20530.7万元,比上年下降0.1%,财产险收入1375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8%。全年保险赔付10712.5万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人身险赔付3308.3万元,比上年下降40.8%;财产险赔付7404.1万元,比上年增长42.5%。 九、城市建设 宜居重庆建设有力推进。市区共建项目配合有力,何家梁立交、嘉华大桥北桥头立交已完工;嘉华大桥北延伸段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白杨沟立交、双碑大桥和宏帆路(江北农场段)已开工建设。区级道路项目有序推进,力帆俱乐部西侧道路、鸿恩东路二期、市公安局集资房南侧道路、区公安分局集资房西侧道路、区一院外道路、盘溪路体育公园段等6个项目已完工;万兴路工商大学段土石方工程、宏帆路(大川水岸段)、长安中路(公交四公司段)、324医院人行天桥、盘溪路南桥寺小学人行天桥等5个项目计划于春节前完工;观鸿大道、黄观路一期A段、建新西路四期鸿恩寺森林公园段、蜀都中学侧二支路、盘溪路金科十年城段延长道路、天鸿路东段、建新中学南侧道路、区公安局集资房南侧及东侧道路、宏帆路(大川水岸B线)、珠江太阳城北侧及西侧道路、中海北滨东侧道路、盘溪路金科十年城段、宏帆路(大川水岸B线)等13个项目计划于2010年完工;鲁能支路、黄观路一期A段延长线正在进行方案优化。危旧房改造平稳推动,全年危旧房改造实际完成78.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0户。农村宜居工程稳步推进,已完成建设巴渝新居439户,投资0.8亿元。优化城市空间,完成中央公园绿化广场、聚贤广场共9万平方米的建设,投资1.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