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7 广州市越秀区统计局

二、社会发展

(一)科技和教育

科技。城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再度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称号。全年区科技项目立项190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8000万元,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163项和9661万元扶持资金,其中国家级10项、扶持资金660万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86家,其中2009年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共获得2008年度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成果81项,其中市科技进步奖23项(一等奖3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002件和1405件,同比增长24.0%和16.0%。3家动漫企业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动漫企业,11家企业获认定为“市重点软件和动漫企业”,占全市的18%。全区企业获得市软件(动漫)产业发展资金54项3217.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4.3%和81.1%。

教育。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有小学56所,在校学生57930人,比上年减少1758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42838人,比上年减少2126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6429人,高中在校学生16409人。积极开展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创建工作,区属14所公办普通高中全部顺利通过评估并达到优秀等级,成为全市首个区属普通高中100%通过评估并获优秀等级的城区。对12所中小学进行了合并调整,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稳步推进教育综改二期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高考成绩创历史最佳成绩,本科率达47.87%(不含省市属学校);中考再创辉煌,各科平均分大幅度超出全市平均水平。挂牌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及街道分院,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区265个社区的文化室覆盖率达100%,实现了“一社区一文化室”的全覆盖,群众对我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6.7%。全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逾千场次。拓展多元化的图书服务,全市率先建立“掌上图书馆”--“移动越图”手机网站,并在全国首创以手机免费查阅地方文献资源的服务新形式。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65个社区全覆盖,建成以越秀区图书馆为中心,辐射93所学校、288个基层服务点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区图书馆藏书共47.6万册,其中新添置新书光盘11600册(件)。全年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43.18万人次,日均4000多人次。外借书刊59.60万册次,向读者发送服务短信6.55万条。举办各类讲座29场、举办展览33个,接待参观展览的群众110.13万人次。区图书馆网站点击量34.13万次。

卫生。全地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316个(不包含停业机构),其中医院42间,妇幼保健院3间,疗养院1间,实有医疗病床18405张,卫生技术人员28226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全面启动居民健康责任制管理工作,全区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以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为97.6%,位居全市第一名。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积极开展“广东省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区已有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2个、广州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单位7个。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及妇幼保健水平,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301.68/10万,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257.98/10万,麻疹发病率1.2/10万,无百日咳、白喉和脊髓灰质炎病例;婴儿死亡率4.4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10‰;孕产妇死亡人数为0。

体育。全区有18条街道成功创建国家、省、市级体育先进社区,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4个、市级10个,北京街、流花街顺利通过广州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检查验收。越秀区籍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共夺得金牌245枚、银牌219枚、铜牌242枚。特别是在高雄世界运动会蹼泳赛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区共有17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和广东省参加了比赛,共获得了7枚金牌,并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全年共向省、市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共12人。

(三)城市管理

深入推进城管权限下放工作,优化了行政资源配置,提高了执法效率。全年共开展30余次大型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840人次,处罚违法案件14038宗,整治乱摆卖4572宗,清理乱拉挂和乱张贴364宗,查处占道经营1840宗,有效遏止了“六乱”现象的蔓延。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整治,清拆“两违”40478平方米。

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活动,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在创建星级卫生街道工作中,洪桥街等16条街道成为“广州市一星级卫生街道”。

治安持续好转。全年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5.0%,提前一年完成市下达的三年压案任务。其中,“两抢”案件763宗,同比下降20.6%,抢劫案336宗,同比下降23.1%,抢夺案427宗,同比下降18.5%;“两盗”案件立案1297宗,同比下降17.9%,入屋盗窃案1217宗,同比下降14.8%,盗窃机动车案80宗,同比下降47.0%。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1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742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7人。

三、人民生活

(一)人口情况

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16.61万人,比上年增加0.36万人;常住人口104.09万人,比上年增加0.75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7.17‰,自然增长率为1.10‰(计生口径)。

(二)就业情况

12月末全区从业人员80.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258人,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8.98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7.55万人。完善创业促就业工作体系,共开办了24期创业培训班,经培训并考取资格证学员1091人,创业成功330人,成功率为35.8%。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全市率先成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全区13个再就业基地共安置7588人次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强化技能培训,共开办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280期,培训失业人员9643人,参加免费职业指导的失业人员共30848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75665人,实现再就业59812人,就业率为79.05%,比上年同期提高0.56个百分点。其中“4050”人员29736人,实现再就业22142人,就业率为74.46%;“零就业家庭”共9户,实现1人以上再就业9户,就业率100%;特困失业人员316人,实现再就业313人,就业率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