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加快发展。全市个体及私人企业实现零售额5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2%,增幅比全市零售额高0.98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07个百分点。 ![]()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加快。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全年汽车零售量11.57万辆,增长88.13%,其中轿车8.94万辆,增长1.1倍;移动电话48.83万部,增长36.66%;照相机4.63万台,增长34.99%;彩色电视机13.42万台,增长6.76%;微型计算机8.86万台,下降6.44%;家用电冰箱10.58万台,增长14.25%;房间空调器14.34万台,增长22.98%。 各类商品市场不断发展。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55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5%。全市拥有全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26个,商品成交额405.84亿元。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34%。其中,出口总值23.84亿美元,增长50.28%;进口总值4.04亿美元,增长44.02%。市属企业出口贸易强劲增长。进出口总值中,市属企业完成进出口24.78亿美元,增长79.81%。其中,出口21.1亿美元,增长83.71%,市属出口占全市出口的88.54%,比重比上年提升16.11个百分点;进口总值3.68亿美元,增长60.28%。 ![]() 外资引进平稳增长。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家,合同外资额5.23亿美元,下降14.74%。外商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外商直接投资2.78亿美元,增长23.36%。年末全市实有建成投产的三资企业455家。 国内合作势头良好。年内与国内各地新签内资项目(合同)833个,合同资金达8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197.2亿元,增长32.07%。实际到位内资430.71亿元,增加94.65亿元,增长28.16%。国内各地在我市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6个,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开发区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园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年末,三个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6549家,比上年末增加708家;财政收入1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4%,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69亿元,增长27.16%,比全市高13.6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28.38%上升到3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66亿元,增长53.09%,比全市增速高2.55个百分点,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13.82%上升到14.05%。 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达4996家,其中2009年新进企业490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83.23亿元,增长30.58%;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75亿元,增长53.64%。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1337家,其中2009年新进企业206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84.1亿元,增长14.69%;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1亿元,增长37.89%。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216家,其中2009年新进入企业12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3.36亿元,增长41.3%;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增长75.38%。 旅游经济健康发展。2009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0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05%;接待境外旅游者12.27万人次,下降11.41%。其中,外国游客9.37万人次,下降9.75%;港、澳、台同胞2.9万人次,下降16.38%。国际旅游收入0.39亿美元,下降4.55%。国内旅游收入179.03亿元,增长26.78%。年末全市实有星级宾馆84家,旅行社7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加。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31.37亿元,增收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5%,比重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达120.46亿元,增长29.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0.71亿元,增长30.32%。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03.46亿元,增长24.9%。财政支出中投向公共领域和改善民计民生的资金增加。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58亿元,增长29.94%;教育支出32.11亿元,增长25.72%;医疗卫生支出14.6亿元,增长41.08%;环境保护支出4.38亿元,增长67.01%。 信贷规模扩大。年末,全市拥有金融机构19家,营业网点968个。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31.36亿元,比年初增加910.47亿元,增长39.2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20.46亿元,增加486.46亿元,增长52.0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6.2亿元,比年初增加227.41亿元,增长25.5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78.12亿元,比年初增加961.44亿元,增长41.5%。全年银行现金收入4119.78亿元,现金支出4020.03亿元,收支相抵回笼现金99.75亿元。 保险市场继续扩大。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6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财险公司15家,寿险公司11家。全年保费收入4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72亿元,增长24.32%;寿险保费收入25.41亿元,增长16.4%。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11.45亿元,增长11.0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显著提高。年末,全市城镇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43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6万人,比上年增长0.45%。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17项,国家级小星火项目25项,重点成果推广项目15项,自治区和市创新项目483项,年内安排市级科技项目132项,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7.63亿元,全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68项,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95项。全年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1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2项,通过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68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3项,国内领先水平18项,国内先进水平40项,区内领先水平5项。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3项,合同金额5030万元。全年专利申请119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67件,获得授权专利624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拥有研究生培养单位6个,全年招收研究生4329人,比上年增加691人,在校研究生11289人,增加1200人,毕业生3044人;普通高等院校30所,全年招生8.34万人,增加0.74万人,在校学生25.76万人,毕业生6.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全年招生7.05万人,增加0.15万人,在校学生17.45万人,比上年增加1.17万人,毕业生4.56万人;技工学校13所,全年招生1.3万人,减少0.12万人,在校学生3.43万人,减少0.17万人,毕业生1.14万人;普通中学355所,全年招生12.93万人,减少0.64万人,在校学生38.53万人,下降1.98%。其中普通高中85所,全年招生3.99万人,减少0.13万人,在校学生11.83万人,增长1.81%,毕业生3.38万人;初中270所,全年招生8.94万人,减少0.51万人,在校学生26.70万人,下降3.57%,毕业生8.9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0.22万人;小学1548所,全年招生8.56万人,减少0.23万人,在校学生52.66万人,下降1.83%。全市初中毕业升学率89%,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市区初中毕业升学率9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88%。幼儿园828所,在园幼儿人数16万人,增长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