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年内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谐南宁·欢乐绿城大巡游、外国艺术家专场演出、南宁·泛北部湾之夜晚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南宁篇”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全年在各项文艺评奖中,全市各类艺术创作的作品获国际奖3项、国家级奖12项、自治区级奖86项。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全年文艺演出2412场,观众达247.1万人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总藏量4662.2千册、件。博物馆5个。文化馆12个。乡镇文化站102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9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8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00.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1.64万户。 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305个(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201个,门诊部(所)1937个(含个体),妇幼卫生机构9个。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35万张,比上年增加0.24万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9万人(含个体),比上年增加0.2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11万人。卫生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区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1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全市有农村卫生室2178个,比上年增加24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卫生室。全市139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462.44万人,比上年增长6.71%,占农业人口的91.21%。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比较稳定的较低水平,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卫生防疫取得较好成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市区为98.8%,县区农村为97.36%。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增强,全市无偿献血者11.6万人次,献血总量4218.76万毫升,比上年增加530万毫升。年内为1723名城乡生活困难的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为92名城乡贫困危重孕产妇提供免费救助。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2009年,我市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中共夺金牌2枚、银牌2枚;参加全国性比赛中夺金牌33枚、银牌12枚、铜牌15枚;参加自治区比赛中夺金牌187枚、银牌142枚、铜牌116枚。创世界记录2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单项比赛和健身活动850项次,参与人数350万人次。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各项体育锻炼,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5.1%。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年内共安排城市建设项目334项,其中已开工212项,全年城市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32.81亿元,增长69.3%。城市道路网络及桥梁、城市内河整治、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加快五象新区、凤岭片、银海大道等路网建设,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网络,年内南宁大桥、长湖立交桥建成通车。年末,实有道路长度1254.7公里,增加137.4公里;道路面积3013万平方米,增加524万平方米;桥梁169座,其中立交桥28座。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辐射能力继续增强。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末市区拥有公共汽车营运线路136条,新增公交线路3条,运营线路长度2294公里,新增98公里。拥有公交营运车辆2678台,增加102台,全年客运量5.68亿人次,增长6.17%。拥有出租汽车4420辆,增加88辆。全市用电量104.38亿千瓦时,增长10.8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46亿千瓦时,增长23.97%。年末实有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2048公里,新增433公里,管道燃气用户13.05万户,新增3.86万户,增长41.94%,天然气供气总量2849万立方米,增加883万立方米,增长44.91%;液化石油气用户59.98万户,新增1.03万户,增长1.74%,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8.41万吨,增加0.21万吨,增长2.52%。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3.56亿立方米,增长7.62%,水质综合合格率99.99%。 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围绕建设生态南宁,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形式实施种植,全年投入资金2.08亿元,种植树木212.31万株;全市义务植树254.8万株,其中生态造林建设78.15万株;全年生产鲜花560万盆,其中市区街道绿地种植鲜花250万盆。完成荔园滨水公园、南湖环湖亲水步道、街道绿地黄土裸露专项整治、南宁领馆区(一期工程)园林景观配套设施、领事馆区西侧空地绿化、公园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增设健身游乐设施等一批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649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753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9平方米。 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8项。全面推进减排项目建设,全市制浆造纸企业全面实行国家制浆造纸行业污水排放新标准,6个制浆造纸企业已全部完成造纸污水的深度处理,COD排放浓度从450mg/l降到150—200mg/l以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年内对4家制浆造纸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投资1200万元建设广西第一家水煤浆集中供热站,将解决园区企业锅炉烟气污染,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加快推进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隆安县城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明阳工业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管网已基本建成。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2天,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9.17%,比上年提高2.73百分点。境内水环境质量改善,市区主要河流监测的8个断面为二至三类水质,邕江五个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59%。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43%,比上年提高10.72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6.94%,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为90.78%,比上年提高6.0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9.19%,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建成区烟尘控制区9个,烟尘控制区面积为193.1平方公里;建成区噪音达标区11个,噪音达标区面积为210.98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697.9万人,比上年增加6.21万人,增长0.9%,其中市区人口267.14万人,增加3.25万人,增长1.23%。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38‰,比上年回落0.4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2.93‰,比上年回落0.4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45‰,比上年回落0.01个千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