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1 徐州市铜山县统计局

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8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利润总额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利税总额122.9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产品销售率97.4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   位 2009年 比上年 %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387832 1.12

火电 万千瓦小时 387832 1.12

软饮料 万吨 57.52 6.07

纱 万吨 4.80 3.97

布 万米 1315 -14.28

棉布 万米 1315 -14.28

丝 吨 330 28.91

人造板 万立方米 86.04 15.87

胶合板 万立方米 86.04 15.87

机制纸及纸板 吨 540934 33.95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吨 30852.28 8.65

杀虫剂原药 吨 30852.28 8.65

水泥 万吨 963.62 37.36

生铁 万吨 161.33 36.58

铁合金 吨 2571 10.72

铝材 吨 18566 -18.28

电力电缆 千米 19941 7.48

建筑业持续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招商选资、精细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理性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29.0%;规模以上投资和城镇投资分别完成237.1亿元和208.1亿元,分别增长47.5%和54.1%;房地产完成投资额15.16亿元,增长36.8%;全县积极应对投资紧缩形势,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均有新的进展,各类投资增速接近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投资品质逐步趋优。

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把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结构调整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对大型商贸、物流项目、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项目规划、招商选资、产业培育各个环节。对新兴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做到总体规划、招选同步。据初步统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15.77亿元,增长16.4%,GDP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1个百分点,创历史年度最好水平。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增加值2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2009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2488.1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316.4公里,高速公路148.87公里。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3988万元,各类邮政函件218万件,农村投递线路(单程)5116公里。年末农村交换机容量达29.66万门。农村电话机总数17.59万部,小灵通用户2.14万户。电信业务总收入10060万元。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46亿元,增长23.0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98亿元,增长9.4%。市场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集市贸易持续繁荣活跃,据统计,2009年我县消费品市场已达44家,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2家。

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0242万美元,其中:出口7572万美元。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新签三资企业13个;合同利用外资8354.2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8080.3万美元。

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我县编制高标准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自然山水和乡村休闲旅游的新亮点,加快吕梁风景区的保护开发,精心打造徐州新城区”后花园“。境内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全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亿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年财政收入完成47.57亿元(老口径),比上年增长44.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9.96亿元,增长-3.9%。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增长47.4%。地方财政预算支出44.7亿元,增长45.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0.5亿元,增长38.8%。

全年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一般预算收入          19.6               47.4

税收收入            14.36              34.9

增值税(25%)      2.13               -18.6

营业税             4.83               41.8

企业所得税(40%)  1.86               36.2

个人所得税(40%)    0.45               41.6

非税收入            5.24               97.3

上划中央”四税“收入  9.96               -3.9

增值税(75%)       6.39               -18.6

企业所得税(60%)   2.78               36.2

个人所得税(60%)   0.68               41.6

基金预算收入          18.0               92.9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