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1 南京市秦淮区统计局

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年末共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医院和卫生床位2348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40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助理医师3217人,注册护士1320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活动,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承办江苏省女子乙组篮球赛、南京市少年柔道比赛;举办秦淮区第五届少儿乒乓球比赛。发展等级运动员1人、等级裁判员33人(其中二级13人、区三级20人)。市级金牌12枚、银牌15枚、铜牌19枚;国家级奖励10项(教育部在山东荣城全国射箭重点学校锦标赛获4金、3银、3铜)。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大明西路西延工程,道路全长450米,宽30-36米,拆迁居民、工企业单位263户,共计约7453.9平方米,道路整治总面积1.72万平方米;完成4块老城绿地建设共计2.37万平方米;清理河道全长500米,清淤1.2万立方米。重点打造长乐路、中华路等10条”区级市容严管路“对剪子巷、宏光路等20条道路进行了店牌店招、景观围墙、灯光亮化改造,完成11个小区64.5万平方米出新和182幢房屋整治工程,积极做好市政设施管养维护,建成集庆门游园及登城墙坡道、大明西路绿地。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健全,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量60.51万吨,稳定达标率为10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国家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3.9分贝以下,交通干道噪声控制在70分贝以下,优于市控制标准。全年查处环境信访27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5.2%以上。新创省、市级绿色社区各1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4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当年新增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41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67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15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5902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3679人。全区开展就业培训5827人资,新增就业岗位1.78万个,实现再就业4223人次。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31.17元,增长10%;人均消费性支出13690.82元,增长7.5%,支出结构变化明显,用于食品、衣着方面的支出继续减少,用于家庭设备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住房等方面的支出逐渐上升;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50台、洗衣机101.96台、电冰箱100台、摩托车5.88辆、移动电话175.49部、汽车6.86辆。

社会保障不断深入。继续推进社会救助工作,为全区3685户、7159名城乡低保对象及时足额发放补助。努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净增企业社保参保人员3336人,新增居民医保参保3321人。积极做好拆迁居民住房保障,全区经济适用房开工21.4万平方米,竣工15.4万平方米。

十一、人 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5.33万人,较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0万人,出生率为7.84‰,死亡人口0.18万人,死亡率为7.17‰;自然增长率为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