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1 上海市长宁区统计局

援滇、援藏、援疆对口支援资金626万元;帮扶云南红河州金平、元阳两县资金730万元;实施人力资源开发项目6个,安排培训资金50万元,培训人数473人。落实都江堰市对口援建资金5458.37万元;制定对口援建都江堰市崇义镇27个项目。接待各地来访代表团26批、379人次。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经上海市统计局综合评估,2009年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4.4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29万人。

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1.39万人,户籍人口出生3762人,出生率6.13‰;死亡4405人,死亡率7.18‰;自然增长率-1.05‰;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99.57%;户籍育龄妇女14.79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8.74万人。全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3.64岁,其中,男性81.99岁,女性85.30岁。

1.8万户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8万人;征集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2.68亿元,增长10.8%,其中,养老保险基金32.2亿元、医疗保险基金1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3.2亿元、工伤保险基金0.55亿元、生育保险基金0.53亿元。完成残疾人保障基金0.8亿元;小城镇社会保险基金0.4亿元。全区18万离退休(职)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完成社保卡申领8958张,补卡6026张,换卡6866张。完成0-6岁儿童卡申领517张,学籍卡6754张,70岁以上老人红卡(包括敬老专用卡)4970张。临时居住证申领20259张,补重办29356张,从业类居住证392张,投靠类居住证2160张。

遴选产生领军人才、拔尖人才89名。企业博士后工作立项15个,引入博士后5名。全年招录106名公务员,为141家用人单位办理人才派遣2766名。

新增就业岗位33287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058人;受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13.81万人;安置就业困难对象620人。

居民储蓄有所增加。年末区域内主要专业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增长7.5%,贷款余额增长16.7%。

2009年末,全区社区居民委员会177个,村委会4个,其中,新增居委会2个。

至年末,全区养老机构32家,比上年增加4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3485张,增加476张;接收各类收养人员2151人;各街镇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全年为12062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其中,3649位老人享受政府补贴和服务。

发放低保对象生活救助金4765万元、协保对象救助金33万元、医疗救助金342万元、教育救助金235万元,社会救助款100%通过邮局实现社会化发放。全年全区“送温暖、献爱心”募集社会捐款155.3万元,接受社会捐赠衣被23.5万件,其中,棉衣被4.8万件。

办理结婚登记10937对;办理离婚登记1470对。

九、节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落实专项资金1070.9万元,完成建筑节能改造10.11万平方米,全年二氧化硫削减40吨。

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推进。空气质量优良率90.4%;区域降尘8.2吨/(平方公里·月),内环道路降尘11.0吨/(平方公里·月),放射道路降尘18.6吨/(平方公里·月)。全区建成噪声功能达标区;对560户(次)餐饮油烟、2个居民区污水生化处理设施开展综合整治;建设3个扬尘污染控制样板工地,开展8个轨道交通工地环境评估。完成复新屠宰场、虹港大酒店锅炉停炉和达标改造,年排放量控制在150吨以内。开展直排河道、医疗废物、放射源、餐饮油烟、锅炉烟气、扬尘污染等专项执法行动20余次。建成资源节约型绿色示范小区11个,绿色家庭21户。金菊小区被联合国和上海市列为联合国首批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候选项目。

新建公共绿地16.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7.03平方米;绿地总面积1186.21公顷,增长3.5%,其中,公共绿地431.27公顷;绿化覆盖率33.7%。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起,其中,死亡事故5起,死亡5人,重伤事故4起,伤4人,死亡事故起数和人数均下降16.7%,重伤事故持平,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3起,增长3.1%,死亡17人,增长6.3%。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区可统计范围增加值是部分不宜按区县行政区域划分其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单位和项目,包括机场、邮政和电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暂不列入区统计范围,由市统计局统一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