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名牌产品与驰名商标:落实名牌奖励资金455万元。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0个,辽宁名牌127个,名牌数量继续列全省首位。举办了“中国(大连)国际名牌食品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博览会”。全市允许使用专用标志的产品达33个。本年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3件。长海海参等3种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一、教 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1所(含原有独立学院6所,年内新增2所),中等职业学校102所,普通高中79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6所,幼儿园1369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107.5万人。 基础教育: 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3.4%,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7%,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7%。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8.7万人,其中农民工子女9.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6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6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5万人,职业中专 (职业高中)3.1万人,技工学校3.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3万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29所。涉农专业学生全部免收学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本市获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四。 普通高等教育: 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含高等职业院校)本、专科在校生23.7万人,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2.5万人。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3.3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902人,硕士毕业生7319人,本科毕业生4.1万人,专科毕业生1.4万人。 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6.4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8万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4.6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8万科次,4227人年内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933个,结业人数22.7万人,在学人数25万人。 中小学教师: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7%,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9.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9.8%;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 办学设施: 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为“北三市”和长海县的15所农村高中新建了53个标准化实验室。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431所中小学校配备温开水直饮机设备1700台。新建4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41个村级幼儿活动室。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7.1平方米、8.4平方米和14.9平方米。 十二、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艺术馆12个,公共博物馆7个,市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 艺术创作演出:成功举办第20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晚会。市直专业院团全年演出900余场,其中国内演出400余场。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20余场。魔术《梦幻芭蕾》荣获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一般类魔术二等奖。 社会文化活动: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文化演出周”活动、“颂歌献祖国”系列活动和第十五届大连朝鲜族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参加“辽宁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活动,获各类节目一等奖14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24个,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居全省之首。在“蒲公英第9届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赛”中,获得金奖32个、银奖42个、铜奖46个,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作5项、省级24项、市级7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11人、市级75人。全年为农民放映电影1.2万场,观众200余万人次。 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年末全市共有报纸6种,期刊54种,出版社(含音像出版社)6家。完成著作权登记390件,比上年增长11%。在“送书下乡”活动中,展示图书3万余册,捐赠图书3700余册。 文化市场管理: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0万册(盘)。其中盗版图书5万册,盗版光盘48万盘,其他非法出版物2万册(份)。大力推进网吧连锁经营,全市连锁加盟率实现100%。 文博工作:完成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田野调查工作,复查和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010处。起草完成本市第一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编辑出版本市第一部全面介绍文物概况的专业书籍——《大连文物要览》;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文物保护体系,确定重点保护单位27个;公布两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143项。市直博物馆举办展览40个,接受捐赠文物453件,征集文物804件。 广播影视: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用户总规模达到180多万户;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50多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新建杆路592公里、敷设光缆1969公里、敷设电缆684公里。电视剧《闯关东》分别获得2009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4项大奖和“金鹰奖”7项大奖以及韩国首尔电视剧最佳编剧奖。全年影视节目和作品获得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69项。 十三、卫 生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367个(含诊所1831个),其中医院110个。编制床位数26923张,实有床位数28270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8张;卫生工作人员4.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61人。全市总诊疗人次数2209.8万人次,病床利用率82.78%。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06岁;孕产妇死亡率11/10万,婴儿死亡率4.03‰。 医疗及预防保健:市内四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3个,实现了市内四区的全覆盖,并全部达到国家新颁标准。全市所有916个行政村均设有村卫生室;全市无偿献血率100%,输血安全率100%。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规范化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29万人接种了疫苗。 医学科研:全年组织申报科研课题294项,其中19项列为市级课题。组织科技成果鉴定45项,其中9项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奖,40项被评为市科技进步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年末,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低筹资标准提高到140元/年人,共有 21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全年筹集资金3.22亿元,累计为181.4万人次参合农民补助3.16亿元,新农合资金使用率达到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