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5-12 大连市统计局

十四、体  育

群众体育:成功举办第7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第7届大连金石国际冬泳节等群众体育活动361项(次)。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完成了为100个行政村建设100个标准篮球场地、为100个社区活动室投入体育健身器材、为100个社区建设100套健身路径的工作任务。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向本市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捐赠2320件体育健身器材。命名表彰100个“大连市优秀全民健身站点”、216个“大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313名“大连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00人。实施大连市青少年足球《绿茵工程》,举办各种足球比赛3295场,100余所学校、近2万人次参加。

竞技体育:成功举办大连市第11届运动会及有43个国家和地区、33个省市区及行业体协、10626名运动员参加的第23届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在第11届全运会上,大连籍运动员共获金牌13.5枚,列全省第一。为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3名,大连实德女足获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冠军。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Ⅱ级以上(优良)天数359天,其中Ⅰ级(优)天数115天。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海域功能区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符合国家标准(地表水Ⅲ类水质)。城市交通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4.2分贝。

建设项目管理:新批建设项目5701个,总投资885.9亿元;验收竣工项目3788个,投资总额385.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2.1亿元,占3.1%。全市所有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区域或规划环评工作全部完成,其中本年完成15个中小型工业园区的环评工作。

污染减排:春柳河污水处理厂二期等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2座企业污水处理站投入使用,削减化学需氧量3797吨。华能大连电厂1、2号机组等脱硫项目投入运行,3、4号机组等结转脱硫项目继续运行,削减二氧化硫16241吨。全市燃煤电厂机组脱硫率达96.8% 。

环境污染防治:发放排污许可证832家。对10家水泥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以东联路两侧等区域为重点实施拆炉并网工程,拆除锅炉103台、烟囱64根,总投资1.5亿元,并网面积180万平方米,削减烟尘242.7吨、二氧化硫226.4吨、氮氧化物189.1吨。危险废物安全转移1.3万次、8.6万吨。夏家河污泥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600吨。启动22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总投资1.2亿元。投资3447万元,建成24条简易工况法检车线,设计年检测能力24万台。机动车尾气年检车辆30万余台,抽测车辆10万余台,处罚超标车辆1.1万台。

城市园林绿化:栽植行道树8100棵、彩叶树2万余棵、乔灌木41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4.5%。

十六、人口和就业

人口和计划生育: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17万人。年末户籍人口为584.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7.8万人,比重为61.2%。机械增长占主导因素,在户籍人口中,外省市迁入人口6.9万人,出生人口3.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3‰,死亡率为5.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7‰,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9.94%,综合避孕率为82.97%,晚婚率为89.72%。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720元,计划生育伤残家庭特别扶助标准由每人每年960元提高到1200元。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8005.7万元,为2.5万人发放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为31.2万人发放了农村村民和城镇无业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为2.1万人发放了企业失业转退休的计划生育补助费。本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从业人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9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85万人。乡村年末实有从业人员140.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4.8万人。

企业注册登记:全市年内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14551户,比上年增长10.8%;注册资本(金)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54户,投资总额65.8亿美元,注册资本(金)54.7亿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50.95亿美元;私营企业12628户,从业人员17.1万人(其中投资者2.2万人),注册资本(金)192.5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6万户,从业人员7.3万人,资金额26.8亿元。

城镇就业:年内实现城镇就业16万人,其中稳定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筹集再就业资金9.6亿元,使用再就业资金9.5亿元,减免各种税费3420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3.3万个,为18.5万人提供各类社会保险补贴7.1亿元。全市普惠制培训11.3万人,其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2万人。实现创业就业3.2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1875人,带动就业11082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0.8万人,其中6.4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十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4元,比上年增长8.7%;年人均消费支出15330元,增长8.7%。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725元,比上年增长9.2%;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403元,增长1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4%。

房改资金:当年归集房改资金88.3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8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和21.9%。运用房改资金119.6亿元,其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3.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9%和115.5%。89.7万人次购房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51.0亿元。截至年末,累计归集房改资金533.5亿元,余额253.25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402.0亿元,余额199.9亿元。累计运用房改资金568.1亿元,其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44.7亿元,余额143.8亿元。累计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202.2亿元。

社会保险:截至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2.7万人,征缴社会保险费112.1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4%和24%,其中,企业参保人数150万人,征缴保险费92.7亿元,分别增长3.7%和17.8%。63.6万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6.6万人,征缴保险费8.85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3%和13.5%。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5.8万人,征缴保险费 48.2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2.3%和17.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0.7万人,征缴保险费3.9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3%和25.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5.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征缴保险费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