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大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县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当年车辆拥有量3779辆,比上年增长13.4%;货运周转量52374万吨公里,增长9.2%;客运周转量14212万人公里,下降79.2%。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4.0%。 七、财政和金融 当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12亿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收入2.99亿元,增长13.8%;全县财政支出7.71亿元,增长40.1%(见表5)。 表5: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 2008年 增长% 一。财政总收入 万元 51240 52364 -2.2 #县级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29940 26310 13.8 国内增值税 万元 4916 6440 -23.7 营业税 万元 8265 6061 36.4 企业所得税 万元 2509 2554 -1.8 个人所得税 万元 1824 1897 -3.8 资源税 万元 1451 2054 -29.3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1112 1050 5.9 房产税 万元 451 436 3.6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万元 1607 225 614.9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 2008年 增长% 罚没收入 万元 1960 784 150.1 二。财政支出合计 万元 77103 55045 40.1 #一般预算支出合计 万元 65851 49464 33.1 一般公共服务 万元 8507 7072 20.3 公共安全 万元 3559 3089 15.2 教育 万元 22237 16068 38.4 科学技术 万元 346 247 40.2 文化体育与传媒 万元 640 374 71.2 社会保障和就业 万元 7207 4316 67.0 医疗卫生 万元 4153 4955 -16.2 环境保护 万元 2959 1483 99.6 农林水事务 万元 8023 6850 17.1 交通运输 万元 3149 2283 37.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3亿元,增长40.0%(见表6)。 表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现金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年 末 余 额 比年初 增加额 增长% 一、各项存款 411659 37843 10.1 1.企业存款 50924 12357 32.0 2.财政存款 13300 648 5.1 3.机关团体存款 31644 -272 -0.9 4.储蓄存款 257160 16464 6.8 5.农业存款 54056 8100 17.6 二、各项准备 7088 1865 35.7 #贷款损失准备 6976 1865 36.5 三、各项贷款 232309 66398 40.0 1.短期贷款 134603 28307 26.6 ①工业贷款 4370 1643 60.2 ②商业贷款 1350 1350 — 指 标 年 末 余 额 比年初 增加额 增长% ③农业贷款 96716 11359 13.3 ④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 17923 8481 89.8 2.中长期贷款 97501 38265 64.6 #基本建设贷款 41000 17860 77.2 3.票据融资 205 -175 -46.1 四、应收及预付款 671 -608 62.9 #应收利息 510 -402 178.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幼儿入园率85.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99.7%,初中阶段适少入学率92.8%、毛入学率144.8%、阶段入学率147.8%。年辍学率小学为0,初中为1.4%。大田职专招生1062人,完成计划招生数的118%,普职比为50.3:49.7。太华、广平第二中心园通过市级农村示范幼儿园的评估验收,为三明市首批村级示范幼儿园。进城务工子女就学实现与城区子女一样的待遇,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当年全县参加高考人数3966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2146人,比去年增加184人,体艺类本科上线人数268人,高职单招类本科上线26人。 当年实施省科技项目1项,争取科技资金15万元;实施市科技项目2项,争取科技资金10万元;实施县科技项目17项,安排科技三项费用 50万元。全县专利申请量已达10项,有6个项目通过了项目成果鉴定。 全年共办理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登记注册 66家 121项,完成采标3家3项,代码换证531家,年检1075家,新办代码416家。推动1家茶业公司开展GAP认证工作,2家企业申报省地方标准,1家茶业企业获得GAP认证,组织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启动“大田肉兔”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1家企业获准筹建全国工具酶标准化工作组。全年共组织专项打假17次,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546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0多辆(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213家(次),查处违法案件54起,涉案总值54.31万元。全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合格率95.18%。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