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溧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11 常州市溧阳市统计局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苦练内功保增长,蓄势聚能促调整”工作主题,创新思路,拼搏进取,危中抓转机,难中攀新高,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较好地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488元,比去年增加5401元。从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41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4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增加值184.14亿元,增长12.5%,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26.25亿元,增长16.7%, 三次产业比重为7.6:57.4:35。 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6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一般预算收入 2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8.5%,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总产值24.6亿元,增长9.2%;林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7.7%;畜牧业总产值5.04亿元,增长-2.2%;渔业总产值17.33亿元,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508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67.5%。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建高效农业面积6.06万亩,高效农业建设总规模发展到44.64万亩。全市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达16.56万亩,10000元以上的面积达3.89万亩。相关产业增收优势进一步彰显,2009年白茶产量达41.6吨,产值达1.13亿元,分别是去年的3.2倍和2.6倍,全年茶叶产值达2.78亿元,同比增5.1%。“天目湖白茶”被选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0只。

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吨  497776 0.8

其中:水稻 吨  371212 1.9

小麦 吨  97879 -7.1

油料总产量 吨  36561 -5.5

其中:油菜籽 吨  34636 -6.3

水产品产量 万吨  80849 8.1

茶叶产量  吨  2664 4.1

水果产量  吨  15202 4.9

蔬菜产量  万吨  261662 6.5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市GDP比重的51%。实现工业总产值785.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55.8亿元、利税总额68亿元、利润总额3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 14.5%、13.3%和 14% 。年纳税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7家。工业纳税销售增幅位居常州市第一,工业用电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华朋集团、上上电缆、申特钢铁、金峰水泥、天目湖啤酒等5家企业纳税超亿元。工业经济对国税贡献份额达73.9%,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近60%。

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新兴产业发展喜人。2009年度我市“五大产业”实现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是371.7亿元、356.7亿元、37.4亿元、2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14.0%、28.2%、30.0%,占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是50.9%、51.0%、59.0%、65.1%,为我市工业保增长、增效益、调结构、降能耗作出了贡献;2009年度全市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喜人,实现产值、销售、利税分别是45.3亿元、43.5亿元、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32.6%、22.0%。其中三大新兴产业中的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产销实现了40%以上的增幅,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产销同比增幅也达二位数。

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变压器  万千伏安  63388577 7.77

电力电缆  千米  130692 17.01

配混饲料  万吨  294402 5.5

啤酒  千升   299620 2.15

纱  吨  10215.89 4.3

化学农药 吨 17700 -1.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0417 8.7

水泥  万吨  1815.8 15.1

水泥熟料 万吨 1825.6 22.4

生铁  万吨  118.8 29.1

钢材  万吨  238.6 51.1

节能降耗成绩斐然、循环经济已见成效。2009年度随着我市部分耗能工业大户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压差发电生产线的投入,使得万元产值工业用电量和综合能耗有了明显下降。综合能耗401.65万砘标煤,同比增8.5%,低于GDP增幅4.5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

建筑业加快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完成施工产值20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3.2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4.4%。累计施工面积达1451.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4%;其中新开工面积739.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87%;累计竣工面积66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4%。年末一级建安企业达22家,新承建29层以上高楼31只,建筑面积超10万㎡工程13只,有1只工程争创"鲁班奖"。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73.6亿元,分别增长19.8%和20.3%。

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2009年全年实施超亿元项目31个,同比增3个,5000万元以上(含亿元)项目达129个,完成投资额173.4亿元,占全市完成投资额的76.9%。华朋50万伏变压器、弘博新材料、全福农牧、金源风电设备等项目建成投产,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申特钢铁升级改造、上上特种及超高压电缆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制药、新能源和环保五大产业累计完成投资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8.6%,高于同期工业投入8.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业46114万元,同比增长50.9%;新能源和环保产业5946万元,同比增长94.9%。

房地产业回升明显,交易活跃旺盛。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59.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9%,累计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