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11 淄博市周村区统计局

周村区统计局

(2010年3月20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战胜各种挑战、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抓项目、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攻坚克难,危中求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构成更趋优化。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73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476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06705万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932124万元,增长13.4%。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3 : 54.2 : 42.5调整为3.3 : 52.5 : 44.2,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提高,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合理。人均生产总值65722元,增长13.8%,按年末汇率折算为9625.1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3%。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99.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0%,消费品价格指数100.4%。

各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为100):

食品类 102.2

其中: 粮食 98.8

油脂 88.0

肉禽及制品 91.5

蛋 99.7

水产品 106.1

菜 121.7

干鲜瓜果 107.1

烟酒及用品类 101.5

衣着类 99.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99.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101.6

交通和通讯类 97.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99.3

居住类 99.7

旅游业加速发展。以周村古商城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汇龙街片区拆迁改造进展顺利,四合院改建、状元府东扩等核心景区景点建设稳步推进。萌山湖荷花园年内被评为国家AA旅游景区。第六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周村被认定为鲁商发源地。全年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60%。

质量兴区和名牌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年内新申报中国名牌1家、新申报及复评山东名牌企业7家。全区共有50家食品生产企业,共获得62张“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两家食品生产单位通过了“山东省食品标准化示范单位”验收,周村古商城通过了“山东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验收。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60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90031吨,比上年增产771吨,增长0.9%。其中,夏粮总产39428吨,比上年减产3970吨,下降9.1%;秋粮总产50603吨,比上年增产4741吨,增长10.3%。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

粮食 吨 90031 0.9

其中: 夏粮 吨 39428 -9.1

秋粮 吨 50603 10.3

棉花 吨 98 -16.3

油料 吨 315 -58.9

蔬菜 吨 64299 3.8

水果 吨 12416 0.2

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年肉类总产11061吨,比上年增长13.2%;禽蛋产量4670吨,比上年下降11.4%;奶类产量5785吨,比上年下降17%。

林业生产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36%。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7115千瓦;农用拖拉机1634台;排灌动力机械47220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8910 公顷,农田机电灌溉面积7700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6230公顷。农村用电量14924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运营质量不断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内净增28家,达到474家;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包括兰雁集团)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462335万元,比上年增长22.69%;产销率达到98.10%,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89575万元,比上年增长33.62%;实现利税460351万元,比上年增长32.25%;亏损面2.74%,比上年降低0.8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162万元,比上年下降61.41%;资产负债率56.91%,比上年增长0.5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99%,比上年增长0.54个百分点;地方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年内净增15家,达到123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65330万元,比上年增长36.6%,占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99%,比上年末提高4.81个百分点。

建筑业长足发展。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7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竣工产值91214万元,比上年增长24.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7793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3150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24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5179万元,比上年增长21.48%,按项目规模划分:规模以上项目个数497个,完成投资1074636万元,比上年增长21.33%;规模以下项目完成投资90543万元,比上年增长23.30%。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267个,完成投资905813万元(工业项目167个,完成投资490972万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完成投资445964万元;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完成投资328319万元。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8721万元,比上年增长8.62%;第二产业投资691929万元,增长10.59%,其中工业投资686328万元,增长10.71%;第三产业投资444529万元,增长44.79%,其中商贸流通项目247718万元,增长39.5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2.8 : 65.2 : 32.0调整为2.5 : 59.4 : 38.1。

房地产开发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9677万元,比上年增长57.75%。房屋施工面积68305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1%;竣工面积13006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8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381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6%;实现房屋销售额65013万元,比上年增长67.7%。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第十期农业综合开发、范阳河疏浚治理、东道和丁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总投资28.35亿元的30个工业重点项目有29个开工建设,5万吨裂化催化剂一期工程、5万吨船舶配件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总投资8.02亿元的9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北方不锈钢市场一期等3个重点项目竣工,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建设主体完工。